七一前夕,北京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两名优秀共产党员被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授予第十届全国商业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他们是北京市平谷区供销合作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秦长生;北京供销社海淀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孙伟。
供销社有着60多年的历史,既保留着传统供销社留下的精神财富(“小背篓”精神),同时也不可回避的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如何让企业在轻装上阵的同时又不负社会赋予的责任感,秦长生、孙伟用他们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承诺。
他们身上,有着太多的共同点,均受命于危难之时,拖累着沉重的包袱,通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多种经营,走出低谷,实现了企业扭亏为盈。
五年前,秦长生调任北京市平谷区供销社主任。当时他面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状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实施改革,一是精简机关科室和人员,千方百计压缩机关费用。将机关科室由原来的8个精简为6个,机关干部由原来的58名减少到32名。二是合理安排企业富余人员,减轻企业负担。三是适时进行机构重组,按照“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思路,将原来的21个单位整合为10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能力的企业。目前,6个基层供销社已全部扭转了亏损局面,4个直属单位也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系统实现扭亏为盈,终结了平谷区供销社连续17年经营亏损的历史。
上任五年,秦长生多方筹措资金,偿还历史遗留债务4000多万元;投入100多万元,解决了职工住宅楼生活用水、楼顶渗漏、污水排放、职工工资、“五险”拖欠等多年历史遗留问题,扭转了企业的困难局面;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适度增加职工收入,五年间,全系统三次上调职工工资,与2006年相比,职工人均收入增长70%,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受到广大干部职工好评。上任五年来,秦长生同志连续被评为平谷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平谷区委授予“群众心中的好党员”称号。
五年来,秦长生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供销社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全力打造农村现代化营销网络,引导农民实现与市场对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大桃营销战略,充分发挥供销社自身网络、渠道优势,积极为本区桃农打造营销平台取得实效,把打造大桃营销网络,带动农民致富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发挥区社、基层两级农产品产销协会作用,在对基层合作组织进行规范化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大力开辟首都和外埠市场,帮助果农与市场实现产销对接,先后在陕西省西安市、河北省秦皇岛市、张家口市、辽宁省鞍山市、天津市及北京锦绣大地果品批发市场、弘燕路果品批发市场建立了平谷大桃专卖区,为广大果农搭建大型交易平台。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在首都和外埠建立销售网点60多个,取得了明显效果。大桃销售量和交易额连续五年创历史,2010年全系统组织销售本区大桃8364.8万斤,实现交易额13128万元,同比增长29%,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广大果农的好评。同时,还建立了本区首个专业合作社网站和平谷特产店,为今后开展网上营销和农旅对接奠定了基础。
五年来,秦长生坚持“根在农村、本在流通、质在合作”的经营理念,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相继构建了农资连锁、食盐、再生资源、烟花爆竹四大经营网络体系,使供销社的经营服务网络在全区的覆盖率达到100%,供销社为三农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大提升。2010年,全系统连锁经营网络供应各种化肥、农药、农膜14770吨,实现销售额403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6%和35.5%。完成烟花爆竹销售额224万元,同比增长24.4%。全区食盐供应有史以来首次突破万吨大关,全年销售食盐11043吨,实现销售额103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8.7%和20.5%。完成再生资源交易量76966吨,实现交易额1982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1.5%。实现了主营商品销售全面增长,经营规模优势初步确立的目标。
五年来,全系统投入700多万元改造兴建了山东庄供销社农贸市场,新建冷库、果品保鲜库4座,改造基层经营、办公房屋7000平方米,初步改变了供销社院大房破的陈旧落后面貌,干部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将基层社改造与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建设相结合,提升了企业为农服务能力。目前,全系统建立了6个规范的果品专业合作社和1个果品产销协会,为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供销社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秦长生带领职工开拓创新,积极开发新项目,不断增强企业经济实力。2010年6月,豪特酿酒公司与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10月正式投产,大大提升了企业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今年1至5月份,生产各种白酒3600吨,同比增长22.5倍,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150万元,同比增长8.1倍,实现利税628.6万元,同比增长34.5倍。
通过不断努力,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上任五年来,秦长生同志连续被评为平谷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平谷区委授予“群众心中的好党员”称号。
(张平)
孙伟,北京供销社海淀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1971年5月,他从北京市延庆县插队后被分配到了海淀区供销社工作,先后做过售货员、门店经理、基层副主任、主任及畅春园饭店总经理。1993年 9月,担任海淀区供销社副主任、海龙商贸总公司副总经理,负责筹措资金和基建工作。1995年12月,担任海龙集团副总经理,2007年,海龙集团与海投中心分设,孙伟出任海投中心总经理。
在做好企业经济工作的同时,孙伟注重解决一个“企业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孙伟就此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和思考,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转变、四个要点”,为海投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个转变:海投中心将力求从过去的“行政机关型”转变为“市场化企业型”,不断增强经营能力、不断增加经营收入、不断增大经济实力。四个要点:“抓发展、增效益、保稳定、得实惠”。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引领企业员工从“保稳定”的旧观念转变为“抓发展”,在发展中增加效益,让广大员工共享企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如果您要问北京中关村的地标建筑是哪座?毫无疑问地说是海龙大厦,一个电子和数码产品的大卖场。海龙的辉煌有目共睹,但海龙大厦建设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海龙和一个人的名字息息相关,他就是孙伟。当年,孙伟负责海龙大厦的基建工程。作为北京市政府实施“中关村西区”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项目,他在1996年到1997年间,奔走于该项目的报批立项和筹措资金,1998年3月大厦建设正式启动,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孙伟和他基建同事们便不分昼夜地泡在工程里。1998年12月30日,完成大厦的结构封顶,1999年9月20日,海龙大厦作为向建国五十周年献礼工程暨落成仪式上,孙伟满含深情的题写了“百年海龙”。他期许海龙做百年企业、知名品牌。
“畅春园”三个字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品牌。2009年9月,这条紧邻白颐路、联排独栋、具有老北京特色的“畅春园食街”正式开街,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这也是孙伟自担任海投中心总经理后的又一力作。
畅春园食街位于海淀桥北100米,紧邻百年名校北大,南邻硅谷电脑城,北邻海淀体育馆,美食街全长180米,地上三层、地下二层,建筑面积2.1万平米,以特色餐饮为主营业态。美食街先后吸引了33家国内著名品牌餐饮企业,为国家上缴利税的同时也带动了就业。在北京市饮食行业协会、商务委主办的“2010京城美食年之特色美食街区推介活动”中,畅春园食街荣获“北京市特色美食街区”和海淀区商委颁发的“海淀区特色商业街”称号。通过项目的成功建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了坚实的后盾。
供销社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是一个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的过程,也是一个新老交替、不断改革的过程,制度的作用举足轻重。孙伟自上任伊始,就紧密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先后主持制定或修订公司规章制度30余项,并形成了规划化的《制度汇编》,提高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海投中心与海龙集团分设仅四年时间,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超预期,效益稳步提升,局面可观。截至2010年底,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了快速增长,总资产增长241%;所有者权益增长57%;营业收入增长215%;利润总额增长1715%。
“和谐诚信为本,忧患信心并存;积跬致远,稳健为疆”,在这一企业经营哲学的指导下,孙伟正引领并致力于把传统的供销商业企业打造成集投资管理和集约经营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邢敬东 穆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