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6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用光线迷住顾客视线

策划/执行 本刊编辑部

  就象闪电的光辐射让人恐惧,而彩虹和北极光却抚慰和鼓舞人们的灵魂一样,光以各种方式介入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和精神。

  不管是条件反射还是刺激,视觉刺激对人的情绪刺激达到了80%以上。处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中,人的情绪也会发生微妙而情不自禁的变化。

  

  光线影响

  光线对人购物的影响是排在第一位的。

  通过光线可以营造一种让顾客留连忘返、不断进行消费的氛围。

  传统的终端陈列中,如果采用照明灯,灯光是直接打到商品上的。意思是请购买我的商品。这是一种较为明显的心理暗示。顾客会开始考虑买还是不买。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灯光不是直接射在商品上,而是意在营造一种消费的环境、氛围。改变灯光,可以改变客户接受的心理暗示。灯光营造出舞台效果,在这个舞台上,顾客是主角,而销售人员也是剧本的一部分。

  例如传统的试衣间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房间,像一个储存间。而现代的试衣间上面则有专门的吸顶灯。吸顶灯为客户营造了一种在自己房间里换衣服的感觉。轻松、自在等正面的情绪是客户在自己房间换衣服的感觉。

  冷暖色调的不同灯光所营造出来的感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例如即使同在食品区,为了突出不同产品的特色,灯光也是有差别的,为突出西瓜青皮瓤红的特点,最好采用暖色调的红灯;为突出海鲜类食品的新鲜度,则采用偏冷色调的灯光。

  而不同的年龄层对光线的强弱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强度的光线来进行展示。从视觉的生理角度来讲,中老年人对强光的刺激是受不了的,但同时,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老年人的眼睛能接受的光线大约比年轻人少20%。所以,卖场的灯光要有通透感,但又不至于刺眼。如果卖场内部有走廊,走廊的灯光要比其他地方的灯光明亮,以营造温暖的感觉。

  不论是迷路时的灯光,还是启航灯的灯光,光线可以抓住人的视线,将客户吸引到卖场里来。中国的园林建筑中讲究“借景”、“引景入室”,意即建筑要与周围的风景、环境达到一种和谐一致的共生而不是突兀的状态。最好还能把园林中的景色自然地引入到房间中。

  在现代的卖场设计中,光线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最好的光线设计是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譬如在后现代的摩尔设计中,客户抬头可以看到浮云、月光、煦日,从而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借景”效果。或者通过营造近似于自然光的灯光,让客户在卖场中购物时感觉不到时间的变化,流留忘返。

  沃尔玛超市的新模型也采用了天窗来采纳光线。同时光线明暗强弱又要有一定的层次变化,让客户不至于觉得视觉疲劳,随时享受“发现”的惊喜。

  由于光线强弱对购物环境影响极大,因此现代卖场都非常重视合理运用照明设备、营造明快轻松的购物环境。

  

  光源位置

  不同位置的光源给商品所带来的气氛有很大的差别:

  从斜上方照射的光。这种光线下的商品,像在阳光下一样,表现出极其自然的气氛。

  从正上方照射的光。这种光可制造一种非常特异的神秘气氛,高档、高价产品用此光源较合适。

  从正前方照射的光。此光源不能起到强调商品的作用。

  从正后方照射的光。在此光线照射下,商品的轮廓很鲜明,需要强调商品外形时宜采用此种光源,在离橱窗较远的地方也应采用此光源。

  从正下方照射的光。能造成一种受逼迫的、具有危机感的气氛。

  在以上不同位置的光源中,最理想的是“斜上方”和“正上方”的光源。另外,对于旧灯具要常换常新,更换一个壁灯、改变一个吊灯灯罩的色彩都可表现出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气氛。

  

  照明方式

  在整体照明方式上,要视卖场的具体条件配光。灯光的使用上可采用以下方式:

  直接照明:光源垂直往下或直接照在陈列商品上,在需要高亮度的大型商超中使用。

  间接照明:又称建筑化照明,是将光源隐藏在天花板、墙壁内,借着反射的亮度照明的方式,在中小型商超和高级餐厅用得多。

  半间接照明:利用托架照明、垂吊照明之类的器材,借着天花板、墙壁,利用反射光源照明,专卖店、小型商超采用此法。

  集束照明:采用几组灯光交叉射向某处。

  彩色照明:利用彩色灯泡或将彩色光片加在灯前,变化出不同色彩的灯光。

  在均衡分配商超内的照明亮度时,应以全体照明的店内平均亮度为1,店面橱窗为2至4倍,店内正面深处部分为2至3倍,商品陈列面为1.5至2倍,需加倍亮度的地方只要加上局部照明即可。  

  

  照明防损

  有时候,当顾客拿起商品时才发现商品有些部分已褪色、变色,这样不仅商品失去了销售机会,同时也使卖场的信誉大打折扣。为防止因照明而引起商品变色、褪色、变质等类似事件的发生,在平时应经常留心以下事项:

  1、在灯具的散热和通风方面,荧光灯灯管长,散热小。白炽灯散热量大,在狭小范围照射时,由于热度集中,有时甚至会引起失火的危险。因此,使用白炽聚光灯或泛光灯照明陈列的商品时,要注意留出足够的空间,让空气流通。一般商品与聚光性强的灯泡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30cm,以免光线的热量、灼烧导致商品褪色、变质。

  2、要经常查看资料和印刷品是否有褪色和卷曲的现象。

  3、由于食品在短时间内容易变色、变质,所以要远离电灯,尤其不要让灯直接照射易燃物品。

  4、对逐渐暗淡的电灯要在其“寿终正寝”之前提前更换。

  5、在安排商品陈列的照明灯光中,经营者还应该考虑3个问题,即眩光问题、商品照明效果问题和灯的散热通风问题。如果照明光安排不当,会因反射而产生眩光,刺激顾客的眼睛,使顾客产生厌恶而离开。所以,在安排聚光灯时,往下照射的角度,不超过45度,如果小于45度仍有眩光,可在灯泡脚装置遮光片或百页窗板,控制灯光照射角度。 

  

  光色对比

  色温是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黑体加温到出现与光源相同或接近光色时的温度,定义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度,称色温,以绝对温度K(Kelvin,或称开氏温度)为单位(K=℃+273.15)。因此,黑体加热至呈现红色时温度约为527℃即800K,其他温度影响光色变化。 

  光色愈偏蓝,色温愈高;偏红则色温愈低。一天当中光的光色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色温3000K;下午阳光雪白,上升至4800至5800K;阴天正午时分则约6500K;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又降至2200K。 

  光源色温不同,光色也不同,色温在3300K以下有稳重的气氛,温暖的感觉;色温在3000至5000K为中间色温,有爽快的感觉;色温在5000K以上有冷的感觉,不同光源的不同光色组成最佳环境。

  高色温光源照射下,如亮度不高则给人一种阴冷的气氛;低色温光源照射下,亮度过高会给人一种闷热感觉。

  因此在同一空间使用两种光色差很大的光源,其对比将会出现层次效果,光色对比大时,在获得亮度层次的同时,又可获得光色的层次。

  通常,大部分卖场都希望能为顾客提供一个相对比较“暖”和温馨的环境,所以,一般卖场的色温应该控制在3000至5000K左右。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