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优秀农民工评选”活动对外公布的30位候选人中厂长、经理有11人,其余大部分也都是各个岗位的负责人,真正标有“工人”字样的只有3人。工作人员的解释称公示的候选人大多来自一线,对此看过名单的市民和农民工却并不认同。(6月14日 中国广播网)
评选“优秀农民工”,本该由普通的农民工唱主角的。然而,吉林省的该项评选活动,却让在生产一线的农民工充当“跑龙套”的配角,唱主角的反而是那些拥有各种领导头衔的企业家,这显然让一场有意义的评选活动变了味、走了调。人们不禁心生疑问:究竟是评选“优秀企业家”,还是评选“优秀农民工”?
既然是专门为成千上万的农民工设立的一个评选项目,既然是通过评优活动褒扬和激励更多的农民工在城市建设、工业生产中建功立业,就必须谢绝企业家们参与。同时,作为已成就一番事业的企业家,也应该拥有主动谢绝参评、把机会让给一线工人的雅量和胸襟。这是因为,虽然企业家也有可能是从农民工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但他们己经功成名就,成为劳动者中的佼佼者,成为城市中的优秀市民,甚至成为社会中的精英阶层,可见,如今再让他们去同农民工争抢“优秀农民工”的荣誉,这种画蛇添足式的“锦上添花”,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
然而,对于在生产一线的农民工而言,“优秀农民工”的桂冠就意义非凡了。它意味城市对优秀的劳动者的一种褒扬和奖励,对农民工的肯定与接纳,这势必会激发出更多农民工在城市建设、工业生产中创先争优的积极性。这种结果,是城市管理者最想看到的,也是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