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山东高密市供销合作社为进一步推动“农超对接”工作的开展,以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平台。目前,高密市供销合作社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通过“农超对接”进入超市销售的已达20家,涉及农产品15个种类,年营业务额达2.6亿元,助农增收2500万元。
近日,在山东高密市供销合作社创办的神泉山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院内,一箱箱“胶河”牌土豆正整车待发。合作社负责人张新法介绍,他们生产的“胶河土豆”除直供给全省500余家超市外,还畅销青岛、上海、深圳等地,并远销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种植农户年均收入5万多元。
为进一步开展好“农超对接”工作,高密市社联合高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神泉山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夏庄供销合作社发起成立了专业化的米高农产品经营公司,建设完善了冷链系统,大力开展农产品代存代储业务,多形式开发加工包装产品,采取 “超市+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为“农超对接”业务提供平台和支撑。在生产环节,市社以测土配方施肥和标准化种植为切入点,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优质品种,先后建立了无公害韭菜、小香葱、工厂化菌菇、土豆、花生等8600多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严格按照绿色、有机的出口标准组织生产。先后创办了绿源蔬菜、惠荣菌菇、裕丰农产品、神泉山花生等24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会(社)员达7300多人,辐射带动2.6万户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打造了“神泉花”、“惠德农”、“惠和”等名优农产品品牌。在市内销售环节,市社通过“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方式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流通网络,完善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服务体系。
目前,高密市社在城区建有大型综合超市10处,农村连锁经营网点1003处,他们以覆盖城乡的流通网络为依托,大力实施“农超对接”,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让农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到达消费者手中。不但使农产品卖上了好价钱,商家降低了进货成本,而且让消费者吃到物美价廉的新鲜果蔬,实现了农民、市民和商家的三方共赢。截至今年5月,市社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1.5亿元。
(张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