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冲天更有苍穹阔
——江西省新建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新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臧洪菊 傅廷高 通讯员 张志娟

  江西省联社理事长肖四如(左二)到新建县联社视察
  做地方经济发展的“智囊团”
  贷款农户送锦旗

  理事长寄语

  创新,腾跃的支点

  近年来,奋起直追的新建县农信社,成绩不俗。论实力,我们的存款规模连年稳居县域金融机构首位;论口碑,我们四年间荣获了二十六七个大大小小的奖项;论发展,我们已然取得了“四年再造两个县联社”的不俗成绩;论社会责任,我们不断加大支农贷款的投放力度,控制和压缩非农贷款,竭力承担起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

  但是今天,我们该如何继续向前行进? 

  两个字,“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创新已成为我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已然成为我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快速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思维敏捷的体现,是破旧立新、解除桎梏的体现,只有创新,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我们才能找到无穷的动力,才能激发出无限的潜力,才能在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是,我们的创新,不是盲目的。按照省联社的指引,我们创新着前行,是为了打造“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银行、立足社区的零售银行、农民喜爱的乡村银行”三大品牌银行,是为了践行“推进规范化、提升竞争力、作出新贡献”三大使命,是为了实现“为社会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益、为员工创造未来”的企业目标和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其实,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新建县农信社已然迈出了创新前行的步伐。近年来,我们已然在坚持着把创新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石,坚持着把“创新”二字贯穿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这两个字渗透在每个干部和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之中。正所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创新的意识下,为更好地支持“三农”,我们开拓出了多项新式业务系统,开发并推广了多个信贷业务品种,满足了客户,也拓展了市场份额。

  然而,创新的路上,我们才刚刚启程。今天的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还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需要不断研究新思路、新办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提高创新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傲视群雄。

  明天的我们,还将通过创新提升自我、通过创新开拓业务、通过创新升华管理。随着我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步伐的加快,在我们的肩头,创新的要求更高了,创新的担子也更重了。

  我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新建县农村信用社的各项业务能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早日实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目标! (夏顺华)


 

  数说辉煌

  自2007年4月新建县联社领导班子重组以来,全县农信系统开始以非凡的发展速度刷新历史、以磅礴的气势书写跨越。四年来,该联社以不容置疑的累累硕果和优异成绩,得到了江西省联社和新建县委、县政府的肯定。

  发展规模:2007年3月底,该联社存款规模位居县域金融机构第三位;自2008年底开始,该联社存款规模便一直稳居全县第一位。从2010年初至今,该联社存款增幅占全县金融机构总体增幅的52%。截至目前,该联社存款规模已经达34亿元,贷款余额已达20.4亿元,各项收入达到1.53亿元。

  综合排名:2008年底,该县在全省农信系统的综合排名从2006年底的第72位,跃居全省先进行列。2008、2009年两年,连续在江西省农信系统综合考评中被评为“优胜单位”。

  赫赫战绩:从2007年至今,新建县农村信用联社已累计荣获了二十七项奖励。其中有:“南昌市保卫工作先进集体”、省联社颁发的“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江西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文明单位”、南昌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文明单位”、省联社颁发的“四好班子”和省联社综合考评“优胜单位”等。

  创新篇章之一 信贷新品  力托城乡

  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大力支持“三农”发展是不容置疑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新建县农村信用联社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严格控制和压缩非农贷款,加大支农贷款的投放力度,确保贷款投放均衡有序,稳步上升,重点突出。截至2010年12月末,新建县农信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43420万元,较2010年年初净增22807万元,增长110.64%。

  为了更好地支持“三农”,该社在巩固了小额农贷和农户联保贷款产品优势基础上,根据当地县域经济和农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贷款方式、开发信贷新产品。

  首先,创新抵质押方式。在新建县农村信用联社的引导下,辖内各基层信用社开展了股权质押、经营收费权质押、农机补贴应收账款质押等贷款产品。自2010年以来,全辖共发放私立学校收费权质押贷款 1笔,金额600万元;农机财政补贴款质押贷款3 笔,金额690万元;股权质押贷款2笔,金额150万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1笔,金额650万元;引导信用社向南昌市腾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林权抵押贷款780万元用于油茶种植。其次,引导发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截至2010年底,全辖农信社共发放农民工返乡贷款近2318万元,支持返乡农民从事粮食加工业、种植业、养殖业等790多人,对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开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的信贷产品,截至2010年年末,全辖累计发放贷款近650万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原来的15个发展到60个,带动多户农户致富。

  创新篇章之二 科技战略  引领发展

  在创新思想的影响下,新建县农村信用联社创新研发了多个科技化系统项目,成为带动新建县多种业务快速发展的引擎。 显著的实施成效不仅使这些系统项目在江西省农信系统内得到推广,在全国也颇具影响力。

  乡财政资金县管系统。该系统由新建县农信联社投入近百万元,同县财政局合作建立,其功能是管理全县所有乡镇预算和预算外资金的收入,以及财政支出资金、代保管资金等。该系统在2007年成功推出后,得到省财政厅的认可并在全省推广。

  非税收入系统。2007年底,新建县农村信用社投入近百万元同县财政局合作,开发非税收入系统。该系统将管理全县除税收以外的所有及代保管理资金等,对各项财政收入资金进行细化统管。

  国库集中支付系统。2008年初,新建县农村信用联社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投入近百万元与县财政局合作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对新建县本级预算单位资金采取国库集中支付、授权支付、直接支付,该系统的成功运行,使国库资金的管理更加严密、更加保险。

  新农保系统。2009年,新建县农村信用联社同县农保局合作,投入100多万元开发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系统,使当地新农保的代收、代付业务得以在农信社操作,并在该社设立新农保专户。

  新农合系统。2011年,新建县农村信用联社与县农医局合作,投入近200万元开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通过该系统,参合农户只需持一张“百福新农合卡”,即可实现“在哪住院、在哪报销”和“当天出院、当天报销”,省略中间环节,缩短看病报销时间。

  创新篇章之三 百福相伴  情满乡村

  2011年1月,江西省第一张“百福新农合卡”在新建县农村信用社正式发行。该卡不仅是新建县农信社在业务拓展方面的“创新”之举,也是全省金融机构的首创。 

  “百福新农合卡”是一张具有银行金融和农村医疗双重功能的联名卡,由新建县农村信用联社和新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共同协商合作研发,目的是为了让新建县政府和新建县农村信用社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体现了“政府谋民心、农户谋实惠、信合谋发展”的总体思路。该卡为“新农合”提供了金融服务平台,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农户为发卡对象,采用磁条卡形式,实现农医管理机构、农医定点医院和农村信用社三者“一卡通”,不仅为看病农户省去了大量中间环节,而且能够满足参保农民“当时看病当时报销”的要求,切实地享受到新建农村信用社带来的“大实惠”。

  据了解,在“百福新农合卡”未研发前,新建县参保农户看病需自己先垫付资金,待凭出院证明填表盖章后,再送县卫生局审核报销,整个过程相当繁琐,历时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月。现如今,参保农户只需携带一张“百福新农合卡”,就可到定点机构进行挂号、就诊、住院和资金结算、查询,卡内还存储了整个参保家庭详细信息,以及以往病史、诊断结果和报销金额。医院将报销金额自动打入卡内,实现“当时看病当时报销”,极大地方便了全县参合农民看病住院和费用报销。 

  “别看这一张小卡片,可为我们农民看病报销省去了大麻烦,以前看病报销要奔波一二十天才能拿到钱,现在好了,拿卡一刷,钱就自动到账了。”领到“百福新农合卡”的农户深有体会地说。

  “百福新农合卡” 既是银行卡又是医保卡。从卡的外观来看,与普通农村信用社“百福卡”大致相同,正面标明了“百福新农合卡”字样,反面新增加了一个芯片,以及户主姓名、新农合证号、地址等信息;在功能上,不仅保留了农村信用社“百福卡”存取现金、转账结算、消费理财等全部功能,而且还新增了农村医疗保险功能,参保农户只需持有一张小小的卡片,便能轻松理财,轻松看病;在安全性上,具有更安全、更稳定的特点,新建县农医局在信用社开立了基本账户,“百福新农合卡”所有相关资金都通过在农村信用社开立的财政资金专户划转,参保农户可到任何一家农村信用社的网点办理现金存取业务。

  新建县农村信用联社此举走在了江西省乃至全国的最前列,用实际行动为全县农民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了心系“三农”,赢得了当地农民群众的广泛好评。截至目前,新建县农村信用社首批发行“百福新农合卡”超过13万张,参保农户受惠面达98%以上。

  创新篇章之四 以人为本  激发活力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人是其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如果人的潜能得以充分调动,则能迸发出忘我的工作激情。因而,在改革过程中,新建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把“以人为本”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元素。

  近年来,新建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不断创新用人机制,坚持推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严格按照能想事、能干事、干好事、能共事、不出事的“五事型”员工标准来选聘优秀人才,为切实推进新建县农村信用社会计队伍建设,真正选拔出了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会计人员充实到了基层信用社。

  与此同时,新建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对辖内所有委派会计岗位进行了重新竞聘。据统计,全辖共有66名员工报名参加考试,共同竞聘24个委派会计岗位,最后,该联社从中选拔了4名文化素质高、业务水平好、工作责任心强的业务柜员担当委派会计职位,并对部分委派会计进行了岗位轮换。同时,借助公开竞聘环节,该联社通过考试和考核的方式,挑选出了3名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辅导员,对全县营业网点的会计业务进行现场辅导。

  随着创新用人机制的推进,在新建县农信社很多有理想、有事业心、敢作敢为的员工,走上了适合自己、能够展示自己的工作岗位。

  胡志武是在新机制下走上新岗位的员工之一。胡志武性格开朗,具有开拓精神,而且有着20多年的基层社主任经验,联社领导考虑后,让他挑起了营业部主任的担子。事业上的广阔空间,让胡志武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连年显著的工作业绩,是对他能力的最佳肯定。

  现任茗园分社主任的徐小兰,以前是在新建县联社做会计工作。从性格上看,徐小兰内向、不善言谈,但她责任心强、社会资源广,而且做事严谨细心。在分析了徐小兰的个人优势后,该联社领导鼓励她挑起了分社主任的重担。不负众望,每一次,她都能超额完成任务。

  在用人机制改革过程中,七里岗信用社主任熊国华是被破格提拔的典型。提拔前,熊国华是一个乡镇信用社的客户经理,联社领导发现他作风务实、爱岗敬业、集体荣誉感强,于是,2007年10月,将其提拔到基层社当主任。而被提拔后的他,用踏实、忘我的工作激情,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经营指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