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6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团队建设最好落到地上

周敏

  500万元对于微利的零售企业来说是什么?

  几家门店一年的净利润?几百名基层员工一年的薪金?……

  可最近一个叫三枝富博的日本人却拿500万元为自己的员工和供应商开了一场运动会,更有意思的是,运动会这天伊藤洋华堂成都所有门店放假一天。有人给三枝富博算了一笔账,当日最起码损失了上千万的销售额。

  这样的事儿,让笔者这个“圈里人”也觉得新鲜。

  500万一场的企业运动会,档次和规模应该不是问题,但关键是谁买单?三枝富博说了,“由伊藤公司和供应商共同出资,但具体比例不得而知。”这种说法倒也还实在。

  供应商也要掏钱?难不成又是一个变相收费?供应商们却纷纷表态,这样的钱他们乐意掏,因为,这场运动会让他们拉近了与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

  伊藤洋华堂利用自己的企业文化,既提升了团队战斗力,巩固了零供关系,还在当地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企业做了一次免费的推广。

  在这方面,本土零售企业似乎又远落在了后头。

  十年前,凡来北京的零售人都要去北京的华堂洋华堂“偷点艺”去,就像今天做餐饮的人,如果你说不知道海底捞那你真的“OUT”了。

  本土企业学陈列、学生鲜、学服务,其实更多是在学习一些表面功夫,我们口口声声“零供关系是鱼水关系”,“员工是企业的最大生产力”口号亦叫得响亮,但最后实施又是怎么样呢?

  其实,口号叫得响亮,不如做得实在一些。一场运动会或许不能说明很多问题,但就凭“不开门,开运动会”这一点,日本人还是把团队文化落到了“腿上”而不在“嘴上”。

  有人说,这是日本人在作秀。但即使作秀,笔者认为这个秀也值得做。传统的营销手段已让大众麻痹,有什么样的宣传能让全城消费者一夜之间知晓一家零售企业的内部动态呢?伊藤洋华堂在成都的这场500万的运动会或许告诉了大家答案。

  说起来在成都零售圈开运动会,这家日企绝不是第一家,本土的互惠集团也已经将职工运动会变为了一年一度的盛事。

  做生意需要商业氛围,做团队建设有时候也需要氛围。任何一个企业不愿意走在别人的后边,不愿意自己的员工总是感叹那山的风景永远比这山好,但就目前而言,我们的企业缺少这样一种氛围,而这种氛围有的时候更需要区域标杆企业去影响和塑造。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