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羊角花,在震殇后傲然绽放。四川的地震灾区,受灾信用社焕发生机。
5月24日下午,都江堰,四川省农村信用社“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感恩汇报会举行。“危难之中见本色。四川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为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赢得了形象,树立了品牌,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评价道。
三年来,肩负厚重的社会责任,心怀对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感恩之情,四川信合人在废墟上挺起了不屈的脊梁。通过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帮助灾区企业恢复生产,四川信合自身也随之发展壮大。
造血——不竭的内生动力
“山垮房垮四川信合不垮,水停电停服务三农不停。”
一诺千金。这二十个字背后,是四川农信四万多名员工不竭的艰辛与付出。
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农村信用社2986个营业网点不同程度受灾,受损面达49.4%,全系统因灾直接财产重置损失44.3亿元,因灾形成不良贷款115.58亿元。农村信用社成为地震中网点损失最重、人员伤亡最多、财产损失最大的金融机构。
在奋起自救的同时,四川农村信用社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2008年5月14日,搭建起灾后第一家“帐篷银行”;5月25日,灾区受到损毁的2986个营业网点以“帐篷银行”的形式全部恢复营业,四川信合迅速肩负起为灾区人民免费代发生活补助金和支持灾区恢复重建的重任。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王华介绍说,三年来,四川农村信用社已累计发放重灾区住房重建和产业重建贷款3446亿元。累计发放农房重建贷款156.7亿元,支持69.2万户受灾农户重建家园,发放的户数和金额分别占全省金融机构的95%和93.4%。
如今,在青川,住进了位于东河村的新房的何大爷感慨道:“我们能从帐篷里搬到新房子里,多亏了信用社的贷款啊。”家有5口人的何大爷目前的房子有130平方米,是砖混结构八度抗震永久性住房,建这所新房花了7.5万元——国家财政和四川省政府发放了住房重建补助2.5万元,自己家出了两万元,其余3万元都是从农信社贷的。他笑言:“农信社就是我们农民朋友自己的银行。”
在绵竹,棚花村的“鲜李园”农家乐生意爆满,老板鲜天全忙得不亦乐乎:“每天生意都很好,周末都是老顾客提前预订位置,不然根本没座。”在农信社的贷款支持下,棚花村农家乐达到了20余家,这些融绵竹年画制作、展示、观赏与农家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在广汉,因为没有不动产抵押难以贷到款,曾经让金科脱氧剂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再建愁眉不展。加入互助式会员担保公司——高坪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后,他没用任何资产抵押就从广汉市农村信用联社贷了600万元。灾后重建三年来,广汉联社创新探索出了互助式会员制担保公司模式、动产质押第三方监管公司、商城商户信用共同体贷款等三种新贷款模式,有效解决了震后重建时期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安居,乐业。在巴蜀大地上,在四川农信的支持下,几千万像何大爷、鲜天全、王再建一样的人,走过风雨,走向新生。
对于四川农信而言,三年的磨砺,也开创了新的发展、新的成绩:支农服务水平再上台阶,各项经营指标超震前水平,各项存款余额达4722.8亿元,较震前增加2449.2亿元,存款余额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二位;各项贷款余额达3074.8亿元,较震前增加1569.6亿元,贷款余额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一位。
输血——不尽的兄弟情谊
“天下信合一家亲,千里万里一片情。”
情谊无价。这两句话凝聚着的,是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兄弟姐妹的深情厚谊。
5月24日上午,汶川,濛濛细雨中石墙灰顶的羌寨石阁显得格外漂亮。
位于漩口镇的汶川县百花农村信用社由广东省联社援建,在三层楼的新办公楼门前,挂着两块两尺见方的牌子,其中一块写着该信用社名称,另一块写着“携手同心 共建家园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援建”的字样。宽敞明亮的现代化营业大厅里,几位工作人员正忙着为客户办理业务。
“再次踏上汶川这片土地,参观了汶川农信社灾后重建的情况,见证了汶川三年来灾区重建的奇迹,我被汶川三年来的变化以及汶川农信社三年来的变化深深地震撼了!”看到曾经的倒塌房屋变成崭新的信用社大楼,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罗继东感叹道。
灾后第一时间,广东省联社、江苏省联社、山东省联社、北京农商银行、农信银等纷纷慷慨解囊。此后,在银监会和银行业协会的号召下,全国各省市兄弟单位迅速行动,并纷纷“登陆”灾区,积极展开灾区联社的对口援助工作,累计提供援建资金1.74亿元。
“我们对捐赠的每一批物资、每一分资金都十分珍惜。四川省联社建立了专门机制,严格捐赠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将接收的捐赠和援建资金全部下拨到灾区农村信用社;同时加强了对援建资金的追踪审计,确保全部用于灾后恢复重建。”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王华说。
三年来,倒塌的房屋和危房已不复存在,重建后的灾区农村信用社重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到这些变化,来自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领导由衷地感到欣慰。
据罗继东介绍,今后,广东省农信社将与四川农信、汶川农信继续加强联系和合作,多渠道实施包括员工培训、业务交流等多方面内容的学习交流活动,与四川农信、汶川农信共同成长。“授之以渔”的成效将更加深远。
无私大爱诠释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怀,汇聚成四川信合灾后重建的希望源泉。在全国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援和灾区农信社员工的艰苦努力下,已有2847个营业网点顺利修复或重建完工。
“对口援建工作不仅为四川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胜灾难、走出困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银监会合作部主任姜丽明说,“更是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加深了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手足相连的兄弟情谊,为四川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克服困难、实现重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重建已经完成,发展还在继续。
日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表示,在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之后,将继续支持四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并列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规划中。这对于立足于支持服务“三农”、支持服务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四川农信而言是一个重要机遇和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