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一通三防、供电、防治水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隐患治理、安全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矿井管理机制初步理顺;安全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零。
一、安全第一理念贯彻到位
集团2010年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把安全第一理念落到实处。我们迅速将王君省长的讲话印发集团各部、各市子公司、煤业公司、矿井,在集团范围内学习王君省长关于安全工作的讲话精神,把王省长对2010年安全工作的安排作为我们全年的工作指导,进行了严格的贯彻落实。集团领导坚定贯彻落实“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好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科学政绩观,时刻把实现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来抓,真正做到了思想上警钟长鸣、工作上常抓不懈、制度上严密有效、检查上严格细致、隐患排查上负责彻底。
二、长效机制建设到位
制度建设,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必然选择和源头治本的根本途径。
(一)健全管理体系,推进规范化管理。2010年着力抓机制体制建设,完成了“两级架构、三级管理”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模式、“集团公司监管、二级公司直管、企业全面负责”的安全责任体制及“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安全工作运行机制的建立工作。
集团公司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各级充实了各类煤炭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煤炭管理系统的专业化管理水平。集团公司成立安全监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市公司、直属公司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分局;各矿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同时,为落实上级监管政策,各市子公司成立了五人监管小组33个,小组成员165人,建立起“五人一组,一组五矿”的包保责任监管体系。
(二)整章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集团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局制定出台了《山西煤销集团公司个人安全风险抵押考核奖罚办法》、《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公司管理人员下井及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一通三防岗位责任制》、《一通三防管理规定》、《一通三防隐患排查管理办法》、《煤矿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评比考核办法》、《确保煤矿安全生产10项措施》等130余个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件,同时形成了日常重大事项由集团安委会研究决定,日常问题安全例会研究解决的科学模式,建立了每月10日、20日、30日视频例会制度,月度安全办公会议、每周安全例会等有效协调运行机制。
晋中、晋城、临汾公司汇编印发了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吕梁公司修订了《吕梁煤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17项制度》;忻州公司建立健全了23项安全管理制度。
(三)健全技术管理体系,提升技术管理水平。一是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建立季度总工程师例会制度,强化“一通三防”、矿井防治水、供电安全等技术管理工作。二是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制定达标规划。集团生产矿井中15座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达标,5座矿井通过中国煤炭协会的安全高效矿井验收。三是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三元王庄煤矿装备了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三元晋永泰煤业井巷开拓使用全断面岩石掘进机,集团煤矿全部实现机采、机掘,提高单采单掘能力,生产效率和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为矿井实现一井一面、优质高效和本质安全奠定了基础。
(四)加强安全考核,落实全员安全责任。集团出台《山西煤销集团公司个人安全风险抵押考核奖罚办法》。在集团公司、市子公司、直属公司、煤矿建立起了安全风险抵押考核机制,落实了全员安全责任,进一步增进了集团全员关注、关心安全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集团全员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
阳泉公司建立了《安全质量标准化评比考核办法》、《安全绩效奖励考核办法》和《安全风险抵押奖励考核办法》,扩大了考核范围,细化考核内容。临汾公司实行职工安全帐户,加大了安全工作与经济收入的挂钩力度。
三、隐患整治落实到位
为突出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根据“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安排,在加大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元旦、春节期间对8个公司、15座煤矿进行了安全督查;“3·28”事故后,以基建和改扩建煤矿为重点对所有煤矿进行安全检查;“雨季三防”期间,开展“雨季三防”专项检查;四季度组织安全交叉大检查和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检查;进行矿领导干部带班入井情况的专项检查等等。在检查中对存在没有实质性接管和“六长”没有全部到位等十五种重大隐患的煤矿全部进行停产整顿。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局共组织下井检查566矿(次),下井总人次1792人次,发现各类隐患8197条,隐患全部按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的标准进行“三定”处理。
“一通三防”、矿井防治水和供电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明显。阳泉公司牢固树立“治理瓦斯、抽放先行”的理念,进一步完善抽放系统,改进抽放方式、优化抽放参数、提高瓦斯抽放率,从根本上降低了瓦斯危害。三元王庄煤矿加强矿井水害防治工作,采用一查、一震、二电、一钻的防治水措施,摸清了井田内的积水区域,落实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防治水工作走在了前列。王家岭公司加强地测防治水工作,坚持有掘必探,做到了井筒每掘进80米,保证100米以上超前探放水距离,在主斜井超前探放涌水量达到139m3/h时,采取预注浆措施,保证了施工安全。
四、监督管控措施到位
面对我们资源整合矿井数多、面广的现状,加强对资源整合矿井的监管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一)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规定》的精神,集团与各整合主体签定了《山西煤销集团落实<关于切实加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规定>包保责任书》,强化各市公司、直属公司的安全主管责任和煤矿的法人主体责任,明确要求未实质性接管煤矿不得在主体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情况下非法生产。对实质性接管矿井明确了安全监管重点。对关闭矿井制定了严格的关闭前监控和关闭标准。
(二)严格履行复工复产手续,严把安全准入关。集团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局根据省政府及省煤炭厅关于重组整合煤矿过渡期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制定了《煤矿复工复产管理制度》,严格规范了矿井复工复产程序和标准,按照程序和审批手续不简化,标准不降低,“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和“先恢复系统、先排查隐患、后恢复生产”的原则,成熟一个、验收一个、复工复产一个,确保了矿井过渡期的安全生产。
(三)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强化对关闭矿井、未实质性接管矿井、没有批准复工复产矿井的24小时盯防,坚决杜绝违法生产。对保留井筒,采取对主提升系统拆除电机、切断皮带和加封上锁等有效措施,防止了私自偷采。
五、安全素质提升到位
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集团公司成立了培训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煤矿安全培训教师和培训管理人员,对集团副处级以上干部分批进行了煤矿基础知识的专业培训。集团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局人力资源部制定了《集团公司煤炭安全生产系统2010年培训计划》,采用内外两种培训方式,培训煤矿主要负责人和A类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13人;组织煤矿相关人员800余人参加了“煤炭主体专业大专层次专业证书班”学习;组织集团所属煤业和煤矿一通三防专业技术人员赴淮南实地学习了“一通三防”工作先进经验;组织集团2010年重点基建矿井及达标投产矿井相关管理人员在三元煤业公司参加了两期“基本建设工作程序”培训。集团在抓培训工作的同时,狠抓培训机构的建立,长治公司和临汾公司分别建成了三级安全培训中心。
六、安全文化建设到位
打造企业安全文化,构建齐抓共管的安全格局是确保安全的重要途径。我们积极推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面参与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各级党委、工会、共青团组织建立了党员安全责任区、群监网、青监岗等。我们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康杯”竞赛活动、决战四季度活动,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律能力。各公司、煤矿组织职工观看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煤矿透水事故的预防》、《三违事故案例剖析》和《山西省重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等,增加了职工的安全知识,提高了职工的安全觉悟。集团新闻中心利用报纸、网站等安全宣传阵地,加大了安全工作宣传力度,使安全知识、安全文化传遍集团,深入人心,营造了全集团人人关注安全、共同参与支持安全工作的浓厚氛围。
2011年集团确定的“安全生产建设年”,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安全工作1号文和山西煤销集团工作会精神,以安全发展为前提,以“安全生产建设”为中心,落实三级责任,引深三项整治,夯实五大基础,全面完成五大目标:
1、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3以下;
2、全集团不发生3人以上较大伤亡事故,杜绝瓦斯、煤尘、水害、火灾等重大恶性事故;
3、地面单位杜绝死亡事故;
4、生产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部达省二级以上标准;
5、煤矿不发生一级以上非伤亡事故,地面单位不发生较大非伤亡事故。
完成以上工作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安全理念,落实三级安全责任
二、强化双基建设,构建安全长效机制
要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心,进一步整章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和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和政策措施体系,制定出台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要加强现场管理。现场管理要把重点放在危险源预控、隐患预控和事故预控上。
大力推行“班组全程管理”工作法,建立高标准的班组长准入制度。在全集团范围内掀起实践应用“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热潮,掀起学习“李军强班组”和“董卯平班组”先进事迹的热潮,进一步筑牢安全管理基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三、强化资金保障,筑牢安全生产基础
按照“数字化矿井、集群化管理”的模式,逐步加大矿井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装备水平的建设,建立集团、区域、矿井三级信息化平台,提升矿井现代化管理水平。
四、强化培训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五、强化专项整治,提高综合抗灾能力
继续深入开展煤矿“一通三防”、矿井防治水、矿井机电安全专项整治。
六、强化科技兴安,实现安全高效发展
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重点做好矿井瓦斯会诊和矿井水害会诊两项专业技术工作。
要加快技术改造,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坚决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技术工艺、设施设备和材料,提高采、掘、机、运、通各系统自动化水平。要开展技术攻关,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切实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难题。在瓦斯治理、水害防治、综合防尘、防灭火等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上有新突破。
七、强化质量意识,创建安全达标矿井
八、强化安全预警,建立快速应急机制
各煤矿要根据国发〔2010〕23号文和省有关规定,认真做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实行应急工作常态化管理,编制完善应急预案。
九、强化项目监管,确保矿井建设安全
十、强化地面安全,确保集团整体安全
十一、强化全员意识,建设特色安全文化
十二、强化目标考核,完善安全奖罚机制
(毕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