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全国乡镇工业示范区和科技示范区、全国食品工业强区;这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重卡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可达20万辆,国产重卡汽车每4辆中就有一辆是从这里开出去的——
“嬗变”之于怀柔,是一个极具诱惑与激情的词语。与之呼应的,不仅是一串串让人艳羡的头衔,还有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
今年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完成134.8亿元、14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19%,工业增加值28.1亿元,同比增长33.2%,名列全市五个生态涵养区榜首。
这一切无不说明,北京市怀柔工业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的华美“嬗变”。如今,汽车及零配件、食品饮料和包装印刷三大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物联网等新兴产业脱颖而出,阔步撑起了怀柔工业发展的“脊梁”。
产业集聚演绎“怀柔速度”
“4天完成11万伏出线工程大秦段批复,比正常时限提前86天。”“六大车间主体施工8个月完成,提前10个月。”
“8个月完成110千伏变电站工程,工期缩短一半”
欧曼二厂2010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当年12月底竣工具备投产条件,历时350天。这个建设奇迹,不仅开创了怀柔重大工业项目建设速度的新纪录,更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誉为“北京速度”。
近年来,怀柔工业发展以必攻不守、无坚不克的气势,演绎着一个个又好又快的发展亮点,续写着一个个“怀柔速度”的发展传奇。
一年间,位于怀柔区南部庙城镇的一座代表国内最高水平、最大规模重卡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这个投资26亿元、占地700亩的福田汽车欧曼GTL新型节能重卡数字工厂拥有国内最长的总装生产线,年产能最大达10万辆。它的建成,使怀柔重卡生产能力扩张到每年20万辆,年销售收入可达600亿元,怀柔也因此晋升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重卡生产基地。
在这“竞跑”的背后,是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压缩项目审批时限、怀柔区将重大项目纳入市区两级审批绿色通道,建立重大工业项目落地协调推进机制等一揽子政策扶持,做好政策扶持、管理指导、跟踪服务。区政府还成立重大工业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特事特办、一事一议,为重大项目落地、施工建设提供全程高效服务。
“抓项目建设是一种责任,全区工业竞相发展,‘速度’放慢不行,项目签约不达产更不行。看过程,更看结果。”怀柔区经信委主任周怀明说,通过招商选资、科技创新、优化布局,有效推进了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区工业实现跨跃式发展,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速。
技术创新叫响“怀柔智造”
人在千里之外就能操控家中水电气……这种生活方式,是很多“工作狂人”梦寐以求的活法。
如今,怀柔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双得利科工贸有限公司自行研发的水、电、气智能管控系统让这一愿望得以实现,其“智”造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这并不仅仅是怀柔“智造”工业的经典个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已成为怀柔工业经济的主旋律。目前,像双得利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怀柔有46家。其中,40家高新技术企业设立技术研发机构,8家通过市级技术中心认定,年自主研发新品、申报与获得专利数量均在百余项,诸多自主研发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技术创新是企业内生增长的不竭源泉。作为怀柔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由教育基地、科研与转化基地、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基础与前沿科学基地)三部分组成。截至目前,已有中科院4批共13家研究院所、4家参股企业共26个项目入驻科研转化基地。这其中,包括对我国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煤变油”项目——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有可引爆产业革命、替代传统印刷产业的纳米绿色印刷项目;还有集战略前瞻性及创新性技术融合的超级云计算项目等等……
注入科技创新“活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激活了怀柔工业企业。有研粉末是怀柔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创造的典范,目前已建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内设粉末冶金实验室、超细粉末研究室、喷涂研究室、测试中心等,与北京有研总院、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长期合作,年申报专利十几项,其中“电弧喷涂底层材料-镍铝合金、铜锡扩散预合金粉末”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有色金属粉末年产量占据国内市场四分之一,成为国内同行业龙头。
“怀柔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现在研发中心的设立、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高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生产、本土知名品牌的创立,是大力发展以新兴产业为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怀柔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的源泉。”提到技术创新及其对工业转型升级作用时,周怀明这样说。
总部经济内生“怀柔气魄”
玛氏食品(中国)总部、红星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总部……
在怀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总部相继落户,随即与之配套的产品科技研发、行政管理、结算中心、人才发展、销售等一系列设施一并入驻。随之,高新技术人才、高新技术、产业链条“蜂涌”奔向怀柔,总部经济快速隆起。
思路决定出路,机制决定动力。为壮大总部经济,怀柔区制定了引进、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奖励政策,出台了《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财政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总部型企业将给予不同额度、不同补助年限的资金补助,以及办公用房补贴、个人资金奖励等,积极引进总部型企业落户。目前,已有奥瑞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分获50万元和100万元奖励资金。
瞄准“现代产业基地”的工业定位,总部经济让梦想成为现实。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总部基地是怀柔外资企业在华建立区域总部的第一家企业。建成后,玛氏中国总部基地将集玛氏在华的行政管理中心、结算中心、人才发展中心以及科技研发中心等总部职能于一身,项目总投资1.3亿元,达产后年增税收1.5亿元,在不增加土地占用基础上实现知识、人才的集聚、税收的增长,实现玛氏中国总部集约发展优势。
“以总部经济知识密集、集约发展、产业融合、辐射共赢的特点,优先发展总部经济这一内生增长方式是摆脱瓶颈、加快发展的首选途径。”周怀明介绍,玛氏的异军突起,迅速形成“井喷效应”。目前,红星、奥瑞金总部已建成,包头稀土高新材料总部基地入驻,具有总部性质的首都酒业集团在怀柔注册……
不久的将来,怀柔“总部+基地”发展模式将成为工业内生增长、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由此,也不难理解什么是全新的“怀柔速度”、“怀柔效益”。或许,更可从中感悟到什么是崭新的“怀柔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