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河边有个桃花湾,桃花湾里住着个桃老汉。桃老汉原本姓姚,他大半辈子伺弄桃树出了名,因此姚老汉也就被叫成了桃老汉,时间一长,人们还真忘了他姓甚名谁了。
今天是镇里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日子。早在一个多月前,副镇长就告诉桃老汉,联合会成立定在桃花盛开的时候,到时还要请他去剪彩。桃老汉嘴上推辞,可打那以后,他就像小孩盼过年似的,天天掰着指头算日子,钻进桃园观花期,好不容易熬到这一天,可在这节骨眼上,桃老汉攀桃树摔了一跤,伤了腿,真叫人着急。可不,今天稍一好转,桃老汉就起了个大早,换上了平时不太穿的一身新衣,拄着拐杖来到了村前的梅江河边。
长长的梅江河从北面大山中奔来,在桃花湾拐了个弯,向七八里外的镇那边流去。河滩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桃花争奇斗艳,绚丽多姿,仿佛给桃花湾涂上了一层浓浓的胭脂,桃花丛中农舍错落、鸡鸭欢唱、炊烟袅袅,宛如世外桃源……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年过七旬的桃老汉在粉红的桃花、火红的朝霞、泛红的河水衬映下,越发显得神采奕奕。去镇里看热闹的乡亲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不时从桃老汉身边走过,他们打着招呼,桃老汉乐呵呵地应着:“不忙、不忙,你们先走……”
太阳爬上几竿子高,桃老汉还在那里坐着,心里不时冒出一个想法:人家副镇长随便说说,咋就当起了真呢?剪彩都是大领导的事,有谁请个作田的老表?想着想着,桃老汉不由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布包,一层层地解开,露出三本新旧不一的小红本本,那双握惯了锄头的粗糙的大手久久地抚摸着。这时,远处随风飘来牧童隐隐约约的歌声——
梅江河水长又长
流走多少好时光
年年桃花遍地开
难闻桃林果飘香
这清脆委婉的歌谣勾起了桃老汉对往事的回忆,他静静地听着,默默地坐着,任凭记忆像眼前的梅江河水一样流淌……
上世纪50年代中期,那时的桃老汉还是个小伙子,在桃花湾他响应政府的号召第一个带头入社入股,被大伙推选为区合作社第一届社员代表,披红戴花风光了一阵子,桃老汉从此与合作社结下了不解之缘。80年代初,供销合作社又一次召开社员代表大会,清股扩股,人到中年的桃老汉又领回了一本社员证。90年代中期,市场经济的大潮如同梅江河的春潮席卷而来,年逾半百的桃老汉不顾家人的反对,承包了梅江河边的几十亩荒滩,他重操旧业,栽下了几千棵桃树。几年过去了,桃老汉凭着老经验管理,岁岁见开花,年年不结果,桃老汉一筹莫展。农技站和供销合作社及时派出了庄稼医生,帮助桃老汉改良土壤,防病灭虫,此后,桃老汉每年大把大把的票子往口袋里装,桃花湾的人都说:“桃老汉交上了桃花运。”桃老汉并不满足,又承包了后山几十亩荒山,动员儿女们一起上山种脐橙。桃老汉逢人便说:“如今政策好,何不多赚些票子。”在桃老汉的影响下,村民们纷纷栽桃种橙,桃花湾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富裕村。那年镇里选择桃花湾组建全镇第一个果树专业合作社,桃老汉众望所归当选为理事长,领回了第三本红彤彤的社员证……
“嘀嘀……”一阵喇叭声惊醒了桃老汉,他抬头循声望去,只见镇办公室的小张在向他招手。桃老汉拄着拐杖站起来,桃花映得桃老汉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更加容光焕发。此时,牧童的歌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梅江河水长又长
滋润两岸好风光
众手浇开幸福花
桃花湾人奔小康
……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