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5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湖北随县供销合作社系统
成立农机联社 做好农民“田保姆”


  一个月引来92户社员

  今年4月,湖北随县均川供销合作社联合顾德银、顾祖江等8位农民,组建了随县第一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随县炎丰均川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注册资本40万元,购置“久保田牌”插秧机10台,建设育秧基地8亩。合作社实行“四包一分”的经营模式:“四包”,即包种子、包育秧、包机插、包增产;“一分”是分散田间管理,即水稻插秧之后的灌水、施肥、打药、除草等由农民自行管理。一位合作社社员算了笔经济账:人工育秧、插秧每亩200元,机械化育秧、插秧每亩150元,可节省50元;人工插秧每亩约12万株,机械插秧每亩约16万株,每亩可增产75公斤,按水稻收购保护价2.7元/公斤计算,每亩可增加收入206元。新的经营模式,全程机械化作业,看得见的实惠,受到了农民的普遍认可和欢迎,短短一个月之内,就有92户农民与合作社签订《水稻育秧、机插服务合同书》,机械插秧面积达512亩。

  水稻作为随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人工种植水稻费时费力又费工,尤其插秧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稻产出,同时当前农村的现实情况是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育秧插秧成为困扰留守农民种植水稻的一只“拦路虎”。相比之下,机械插秧不重穴、不空穴、株距均匀、深浅一致,提高了插秧质量,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实现了水稻稳产高产。然而机械化插秧设备购置费用高,操作技术要求高,选种育秧科技含量高的“三高”要求,使得普通农户难以享受到机械化种植带来的实惠和便利。由合作社购置机械设备,为社员提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依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随县均川供销合作社发起组建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单干”不如“群干”

  均川供销合作社领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新尝试,以及作为一项实实在在服务“三农”的创新举措,引起了其他乡镇供销合作社的浓厚兴趣,同时得到了县社领导的高度重视。县社一班人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件多方受益,晚干不如早干,“单干”不如“群干”的大实事、大好事,应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合作”与“联合”的独特优势,上下齐心,整体联动,在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迅速强力推行,快速复制推广。县社紧贴“三农”新需求,把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从解决农民种植水稻“三弯腰”问题,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和科技化服务入手,制订了今年由均川、三里岗、万和供销合作社先行试点,其余基层社打基础,明年在全县18个乡镇全面铺开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工作计划。在各乡镇供销合作社组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县社牵头成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在全县系统建立起机插秧工作健全的服务体系、高效的运行机制、一流的技术队伍,联合社完成机插面积要占到全县总机插面积的50%左右。今年5月,县社在均川、三里岗召开了全县供销社系统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现场推广会。

  三项措施保发展

  为保证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随县供销合作社制订了三项工作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各基层社成立以“炎丰”为字(商)号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村级综合服务社业主,广泛吸纳农户,为农户提供选种育秧、机插机收、田间管理等全程化服务;县社成立水稻机械插秧经营服务公司,与县社炎丰农资公司合署办公,负责全县系统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插秧机管理和种子、农药、化肥等物资的供应;县社牵头,吸收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与相关企业成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统一指导全县机械插秧工作。二是开展机械插秧技术培训。由县社牵头,与县农技部门联系,邀请机插秧工作方面的专家对各基层社工作人员、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村级综合服务社业主进行培训,组织水稻机插秧现场会。通过培训和现场观摩,切实掌握好选种育秧、机械操作、农资使用等关键技术。三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县社统一指导下,各基层社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机械插秧工作领导小组。年底县社将对积极开展机插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基层社和个人给予奖励,未成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未完成插秧机购置任务的单位予以通报,并对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人员给予经济处罚。

  随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包得宏说,组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为农民提供机械化、科技化服务的同时,也带动了供销合作社种子、农药、化肥销售额的提升。如发展到50万亩左右机插秧规模,仅良种推广一项,就可新增800万元以上的利润。成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乃至组建联合社,真正实现了农民群众和供销合作社的双赢,也赢得了党委政府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更加重视与支持。

  (湖北省社合作指导处供稿)

  编  后

  随县供销合作社从点到面,由县社吸收各基层社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做法,为各地供销合作社系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经营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全力打造新型供销合作社,探索了一条新路,树起了新的标杆,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一是转变了工作思路。从以往“供销合作社卖什么,农民用什么”到“农民需要什么,供销合作社提供什么”,随县供销合作社从农民水稻种植实际需求出发,组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提供机械化的全程服务,在农民群众中为供销合作社赢得了声誉。二是转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办社模式。联合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是为了整合分散的资源和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把小的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组建联合社,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各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统一管理,更高质量地为农民提供服务。三是转变了基层社盈利方式。供销合作社是一个经营实体,传统经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尤其基层社扎根在乡村、农户,经营业务必须和为农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