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河南记者 贾丽君 通讯员 宋要卫 李培) 近日,作为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专项规划之一的“新网工程‘十二五’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整个规划,确定了新网工程的发展定位:农村助农增收的重要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为使郑州市新网工程建设持续健康发展,郑州市供销合作社在充分总结2009年以来该市新网工程建设成绩和不足的基础上,于去年5月份开始研究制定郑州市新网工程“十二五”规划,并邀请上海交通大学的权威专家协助编制规划。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课题组人员先后4次深入6县、市,走访群众200余人次,搜集资料500余份,整个规划内容丰富、定位准确、前瞻性强。
“十二五”期间,郑州市新网工程总体目标是通过新网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货畅其流,真正起到一网多用,降低流通成本,使工业品和农产品变成商品进行流通,帮助农民实现多渠道的增收。通过网络配送,从源头上控制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市场。至2015年,初步解决工业品买难和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年均助农增收8亿元,带动农村实现就业2万人左右。
规划中明确了4个具体内容。龙头企业发展上,至2015年,全市培育14家年销售超亿元的龙头企业;物流中心发展上,要着力规范和建设14个物流配送中心(日用品、农资),实现“一县两中心”的目标,建设3—6个农产品批发市场,9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1个综合性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中心;网点建设上,到“十二五”末,全市新网工程建设网点个数达到5000个左右,其中县域中心超市(日用品)7-10个,乡镇超市(日用品、农资)200个,村级超市3000个。再生资源经营网点1600个,乡镇超市实现全市(乡、镇)行政区域全覆盖,村级超市实现全市行政村域全覆盖。综合服务上,各类运作规范的专业合作社或生产基地达到160个,入社农户10万户,年产值5亿元,发展各类运作规范的专业协会70个,会员2万人,兴办服务功能齐全的综合服务社500个,年经营额3亿元。
规划就新网工程建设制定了详细的内容及标准。一是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县级龙头企业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销售额超亿元。市本级龙头企业的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销售额2亿元以上。二是规范一批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仓储面积不低于年商品总库存量的1/10。三是发展一批经营网点。县域中心超市(日用品)的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达到四统一(货架、服装、信息系统、标识);乡镇超市(日用品)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达到四统一(货架、服装、信息系统、标识);村级超市面积在100平方米 以上,达到三统一(货架、服装、标识)。四是购置一批信息平台软硬件设施设备。达到乡镇级以上超市全部联网,1/3以上的村级超市实现联网。五是引进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对新网工程建设员工的培训,一年不少于2次。引进各类经营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每年不少于20人。六是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至2015年,要完成8—10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规划还细化了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农资、再生资源等重点网络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