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十二五”期间在全系统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工作,2011年选择了2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系统进行示范推广。各级供销合作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工作为抓手,采取多种举措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以强化内部管理为重点,不断推进规范化建设。各级供销合作社积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推行民主管理,建立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内部机制,不断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湖北省供销合作社结合示范社建设工作制定下发了《湖北省供销社系统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试行标准》,严格按照“程序合法、建设规范、运行健康、管理民主、效果明显”的要求推动合作社发展。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结合示范社建设推动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章程、工商登记、组织机构、股金设置、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经营、盈余分配、成员账户设立等制度,努力打造“五有”(有合法的市场主体地位、有明晰的财产权利关系、有民主的组织管理体制、有健全的经营服务体系、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提升品牌影响为目标,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而开展标准化生产则是打造品牌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此,各地供销合作社引导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生产基地,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指南,规范生产过程,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双提升。同时,引导专业合作社进行产品商标注册,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加快推动品牌建设。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供销合作社领办的镜泊湖大米专业合作社建设了5000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坚持按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大米NY/T419—2000》,采用先进的加工机、色选机、抛光机等设备和先进的工艺开展生产,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并注册了“镜泊湖”、“石板”、“渤海”等多个商标。通过开展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共发展社员650户,带动周边农户1500户,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231万元。在各级供销合作社的不懈努力下,全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10年底,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的54817家专业合作社中,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等认证的有11392个,占全社会通过认证专业合作社的47.5%;拥有产品注册商标的有12956个,占全社会拥有注册商标专业合作社的50.6%。
以开展联合合作为手段,持续推进规模化发展。在发展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一些地方逐步认识到更大的规模产生更大的效益,因此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最大限度地推进人才、土地、资金、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规模优势。2011年江苏省入选的10家供销合作社系统示范社中,有9家是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平均每家有入社农户7590户,带动农户15659户,助农增收4825万元。江苏民星蚕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了盐城、南京等5市42家蚕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联结蚕农8万余户,带动农民20多万人。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养殖基地横跨南京、无锡、苏州等5市,面积13.68万亩,带动农民10万多户。2011年全系统专业合作社数量虽然仅占全社会的15.7%,但入社农户数占全社会35.9%;全系统专业合作社平均入社农户数183户,是全社会平均户数的2.3倍。
以延伸产业链条为方向,积极推进一体化经营。当前,一些专业合作社开始逐步拓展经营领域,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开拓加工、流通、金融等业务,推进一体化经营。福建省武平县中山基层供销社领办的绿露仙草专业合作社,在周边六个乡镇组织农民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9000亩,为社员提供技术支持、市场信息、贷款担保等服务。为了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专业合作社引进了先进生产线设备,开展精深加工业务,实现产品增值。2010年该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总额1.1亿元,利润45万元,实现助农增收4860万元。供销社系统200家示范专业合作社中,种植类占28%,养殖类占12.5%,加工类占31.5%,流通类占26.5%,其他1.5%,业务范围覆盖生产、加工、流通之中两个环节以上的占56%,三个环节全覆盖的占21.5%,远高于全系统及社会专业合作社水平。
以系统流通网络为依托,努力推进市场化对接。各地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流通网络健全、基层经营服务网点多的优势,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接,推进农产品进超市、进市场、进机关学校、进居民社区,切实帮助其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着力构建从生产到市场的新型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选择当地覆盖面广、增值空间大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以测土配方施肥等农化服务作为切入点,广泛开展用药、灌溉、剪修、技术引进等生产全程服务,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品牌,并与北京物美等几十家系统内外零售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帮助合作社产品进入市场。重庆市供销合作社2010年组建了农产品集团公司,下联全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上联系统内外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农产品交易市场和超市,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合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