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盐县社探索基层社重组新路子
本报讯 海盐县社创新组织形式,创新服务领域,探索基层供销合作社重组的新路子。日前成立的通元镇兴农供销合作社是一家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群众参加的新型供销合作社。主要特点是:
组织形式多元化。兴农供销合作社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母体,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为发起人,广泛吸收农民群众参加,包括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种养大户、贩运大户等,构成了供销合作社机构、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三结合”的模式。县社下属的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共占总股本的50%。供销合作社建立社员代表大会制度,成立理事会和监事会,实行民主管理。
经营范围多样性。兴农供销合作社跳出传统的“供”与“销”模式,走生产、流通、服务一体化路子。一是直接从事农业开发,发展都市农业,打造服务城市的“菜篮子”工程;二是开展社区的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的购销;三是组建专业合作社协会,为辖区内专业合作社提供信息,融通资金,辅导技术,开拓商路,推进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发展。
(苏文)
湖北郧县社推行新型财务监督机制
本报讯 针对过去采用“一支笔”审批办法导致机关财务不公开、有漏洞、监督不力、容易产生贪污腐败等问题,湖北省郧县供销合作社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探索推行了“一报三签一划账”财务监督制约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廉政建设和机关经费管理方面腐败风险防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一报”,就是对机关业务接待、差旅费、办公耗材购置等正常和经常性开支的报销,由具体经办人填制统一规范印制的“机关费用支出凭证”,核实费用支出数量、单价、金额、事由,填写收款单位、开户行、账号后上报机关财务部门。“三签”,即三人会签,由机关财务部门对上报凭证是否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票据的合规性等方面进行核实,粘贴分类,并签注审核意见,报分管领导复核,主要负责人审批后交机关财务部门上报。“一划账”,由县国库收付中心审核合规后,依据单位上报凭证上提供的开户行和账号,直接将钱给提供劳务(服务、销售)的单位。
(徐甲忠)
山西盂县社组织干部下乡实施“六个一”活动
本报讯 山西省盂县供销合作社按照县委《盂县干部下乡驻村“六个一”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近期,已组织工作组下乡开展活动。工作组先后到梁家寨乡青家岔村、灯花村和猫铺村就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与村两委领导共商发展大计,梳理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
梁家寨乡青家岔村人口少、条件差,集体没有收入,村民主要靠种地为生,是典型的贫困村。根据该村的实际,工作组的同志深入田间地头,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实地查看、走访村民,与村两委领导拟定了村发展规划。一是截潜流集水。该村十年九旱,当地农业主要还是靠天吃饭,去年大旱,粮食基本上绝收,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郑东方同志在实地考察后,认为实施截潜流集水可以保浇土地130亩,同时可以解决村民旱季吃不上水的问题。他们积极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协调解决资金问题。同时要求村两委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把好事办好、把项目落实好,力争在旱季前建成,尽快让百姓受益。二是发包荒山。青家岔村有荒山5208亩,由于该村荒山可造林面积少,村民都不愿意承包,在供销合作社下乡工作队的协助下,将所有荒山一次性承包出去,不仅给村民带来了造林中的劳务收入,还给集体带来了承包期内形成的生产收入分成。
(邢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