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4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谁在策动国美电器“大”反击


□ 本刊记者 刘朝龙 绘图/张磊

  不争的事实是,国美电器又回到了那个富有“侵略性”的门店扩张的时期。

  送走了“劳苦功不高”的陈晓,身陷囹圄的黄光裕又不得不请出“退隐多年”的张大中,即使他不是没的选、即使自己的胞妹已经如愿以偿地进入国美电器董事会。

  2011年3月10日,也就是在陈晓离开的第二天,新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张大中却出现在飞往巴西度假的航班上。“是身心的一次放松,也是一次彻底的思考。”与张大中同行的某业内人士如是说。

  数日后的3月28日,业界看到了站在国美电器2010年年报发布会现场的张大中,带着“张氏5年新规划”,首度公开亮相。

  

  黄式国美交接

  与大股东黄光裕矛盾的公开化,成为加速陈晓离开的导火线。

  在2010年5月11日国美电器年度股东大会上,黄光裕家族代表否决了贝恩投资3名非执行董事人选,6月,陈晓公开表示“要通过增发摊薄黄光裕家族的股权”,8月5日国美电器公告“起诉黄光裕”,而黄光裕家族要求“陈晓辞职”,双方矛盾最终公开化。

  随后,在2010年9月28日召开的国美电器股东大会上,双方平分秋色,并未真正决出胜负。而这却坚定了大股东要求陈晓出局的意志。

  而此时的黄光裕之妻杜鹃已于8月23日获得自由。10月20日,杜鹃提出要用一个“一揽子方案”解决“国美今后的经营发展战略、创始大股东在董事会的合理席位、非上市门店的统一经营”等多个问题。但与以陈晓为代表的国美电器管理层的谈判却未见成效。

  “创始大股东依然认为,公司过去一年多来的战略方向和经营管理存在严重问题,陈晓先生应对此负责。”当时,黄光裕家族发言人称,“创始大股东的诉求没有改变,陈晓先生应该退出国美董事会”。

  大股东的意志在2010年12月17日召开的“国美电器特别股东大会”上得到了体现,“增加许可的董事最高人数,从11人增加至13人”、“委任邹晓春先生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并即时生效”、“委任黄燕虹女士为本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并即时生效。”业界普遍认为,三项议案的通过,标志着大股东在与陈晓的较量中,开始占据上风。

  当时就有分析称,国美电器将再次回归“高举扩张大旗”时代。其后的一段时间,国美电器处于一个风平浪静的时期,直至今年3月初。

  “在春节前夕,事实上陈晓已经被彻底架空了”,当时就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而在3月9日,陈晓离开,成为了国美电器经营史上的一个事实,伴随而来的还有张大中的履新。

  

  张氏5年规划?

  张大中是高举着“扩张大旗”参加3月28日国美电器的年度业绩发布会的。而被暂称为“张氏5年新规划”的发展战略也得以亮相。

  当日,张大中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国美已经对此前提出的5年规划做出了新的调整。其中包括:加大力度集中在重点区域的门店扩张;在一级市场进行门店网络优化巩固领导地位;调整二级市场的开店数量;与员工绩效挂钩的激励计划;调整3C产品在一级市场的增速;加强与重点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制定电子商务的具体经营规模;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很明显,规模第一的重点区域门店扩张战略又重新取代了“单店效益为先”的保守经营策略。而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在国美集团的门店扩张计划中,新开门店480家,已被列入其中。相对于2010年国美净增门店100家的成绩单,显然留给了张大中一个很大的表现空间。

  然而张大中与陈晓最明显不同的还不是在经营上,而是在于两者的角色。

  可以说陈晓曾经在国美电器管理层、甚至是股东面前都得过意,也实实在在地将国美电器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过,而张大中不同,国美电器非执行董事的角色,让他注定只是一个战略层面的国美电器领袖,或者只是一个精神领袖,而不是实实在在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

  但是,对于自身的角色,张大中本人似乎非常满意。“我不参与公司的具体事务,只对国美电器的战略、未来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非常符合我的特点。”张大中有自己的感受。

  “能成为国美电器这种大型企业的领导人,是许多企业家梦寐以求的事情。承蒙国美电器董事会的赏识,邀请我担任董事局主席这一职位,我非常高兴能够担任这个职位。”张大中很知足。

  而事实上,国美电器的发展已经在越来越多地向大股东的意志靠拢。“重启规模扩张,重夺行业第一,这个黄光裕时代的发展路线已经初露端倪了。”一业内资深人士认为。

  

  能否翻盘苏宁

  显然,苏宁电器是决定国美电器能否重回巅峰的最关键因素,双方的年报数据在佐证着这一点。

  国美电器2010年年报显示,国美电器2010年收入为509.1亿元,同比2009年的426.68亿元增长19.32%;全年利润19.62亿元,比2009年的14.26亿元增长39.25%。

  而此前苏宁电器公布的2010年报数据则显示,同期内该公司实现营收755.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51%。2010年合计新开连锁店408家,门店总数已达1342家。

  尽管国美电器副总裁何阳青一再表示,加上大中电器59家门店,国美电器非上市部分435家门店,国美集团的整个销售收入应该在业内还是最高的。但是,国美电器在过去两年里发展增速落后于竞争对手,确是不争的事实。

  据最新发布的中国连锁百强数据显示,无论是从营收、利润、单店效益、还是门店拓展速度上,在2010年里,国美电器均输于苏宁电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还是在陈晓以“提高单店效益”的经营理念下取得的成绩。

  显然,要重新跨越苏宁电器,绝不会像大股东想换位职业经理人那样简单,况且陈晓的离开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但不争的事实是,国美电器又回到了那个富有“侵略性”的门店扩张时期。即使不能像陈晓那样有机会去大胆地放开手脚按照自己的经营思路去促进国美电器发展,但张大中也有着实现自己“使命”的优势:大股东的支持。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