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自2005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敬业、诚信、高效、和谐”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并于2009年开始着手强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2009年,山西省联社设立了企业文化处。此后,通过制定《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设计山西省农村信用社VI视觉识别系统、实施“三个一”工程等措施对山西信合企业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与灌输。
在今后的发展征途中,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将继续秉承“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发展理念,为建设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现代金融企业而不懈努力。
2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廊坊办事处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廊坊办事处在省联社的授权下,对廊坊市农村信用社履行“管理、协调、指导、服务”职能。廊坊市共有9家县级联社,都是一级法人单位,他们在“靠做实夯基础,靠力度保速度,靠质量提效益,靠创新促发展”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开发了9大系列43种信贷产品,利用应收账款抵押、林权证抵押等形式解决企业贷款担保难、抵押难问题。
截至2010年末,廊坊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448.9亿元,比年初增加8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98.1亿元,比年初增加60.7亿元,同比多增45.6亿元。存、贷款数量位居廊坊市金融机构前列。
3
北京市农发扶贫基金会
北京市农发扶贫基金会以“以信贷扶贫为主要手段,激励贫困人群在市场经济中锻炼、培养脱贫的能力”为品牌创新理念,通过组织五户联保小组形式发放小额贷款并提供其它适当形式的服务,无担保、抵押,旨在改善贫困农户、特别是中国贫困农村妇女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为政府提供小额信贷可行性及可持续发展依据,为中国其他小额信贷机构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自1994年来,北京市农发扶贫基金会发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累积扶贫达到89000户,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相关方面的好评及广大贫困农户的拥护。
4
江西省九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江西省九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诚实信用、合作共赢”为理念,在江西省内首创商标权质押贷款,以新理念、新方法实现新突破的做法开创了江西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先河。
该联社严格的末位淘汰机制,真正做到了业绩决定升迁,打破领导岗位终身制;响应地方政府“一村一品”工程,有效破解“三农”贷款难问题;强化金融服务的软硬件,真正让“三农”和中小企业客户享受现代化商业银行服务。目前该联社已初步形成了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在支持“三农”及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
内蒙古包头市南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内蒙古包头市南郊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的核心价值观是全员在长期的制度执行和维护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家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总和,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厚德、精业、健康、高效。
围绕核心价值观,联社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服务、组织文体活动、编制信息简报、制作社歌等多种方式,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了与员工行为和企业经营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南郊特色的文化氛围。
6
陕西省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
陕西省西乡县妇女发展协会是陕南唯一一家专门帮助城乡贫困妇女发展的非银行小额信贷机构,利用国内外捐赠和有偿的融资资金,运用创新的金融手段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为该县城乡贫困妇女提供3000元以下的小额信贷及技术、市场信息等综合扶贫服务,帮助她们自立、自强。
截至2010年底,该协会总资产423万元。现有效客户1800户,贷款余额420万元,累计为6051多名妇女提供了小额信贷扶贫服务,累计投放资金1870万元,受益近2.5万人口,五年来还款率一直为100%,2008年达到收支平衡。
7
哈尔滨银行
以“普惠金融,和谐共富”为理念的哈尔滨银行是一家新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面对激烈的城市同质化竞争,哈尔滨银行另辟蹊径,坚持“中小加特色”的市场定位和“本土化加国际化”的经营模式,通过坚定不移地发展农村金融业务、小企业贷款业务等小额信贷业务,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城市商业银行突破区位空间,致力于支持“三农”和小企业发展的全新之路。截至2010年末,该行资产总额1265亿元,存款总额1118亿元,贷款总额531亿元,按照银监会最新的风险管理评级,哈尔滨银行达到二级标准,进入全国先进银行行列。
8
长春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至诚至善,自律自强”是长春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2010年初开始,这一理念有了新的实践:聘请台湾艾肯公司对企业文化进行重新策划,在传承农信系统优秀文化的同时,更加突出商行特色,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
一方面,紧紧抓住新批网点陆续开业的契机,利用各类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及时发布和报道本行的新形象和发展动态;另一方面,面向全体干部员工,分批次、分层次开展企业文化训练营等各类文化推介活动,实现企业文化从表象到内涵的转变。
9
安徽铜陵铜都农村合作银行
成立三年来,铜陵铜都农村合作银行以提升综合竞争力、打造铜都银行品牌为目标,多措并举加强品牌建设:
通过在地方报刊、广播、电视、楼宇广告、户外广告等媒介上宣传本行产品和服务,让“铜都农合行——铜陵人自己的银行”形象深入人心;同时,加强网点建设,投入巨资改造了全行一半以上营业网点,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环境;并且通过开通本行网站,创办行报等,提升形象,树立品牌。
10
江苏省东台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江苏省东台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围绕打造东台城乡百万人民“富民创业首选银行”品牌目标,全面实施“开门办银行”策略:实施主动营销策略,积极构城区、集镇、农村三级营销机制;加快信贷产品创新,先后推出仓单质押等数十个贷款品种;出资举办高层专家论坛、银企恳谈会,帮助企业认清形势,理清发展思路。近年来,该联社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存贷款业务发展到办理存款、贷款、汇兑、结算、代理和银行卡、网银、手机银行等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到2010年末,该联社存贷款总量分别达110.1亿元和100.4亿元,当年存款增量超过该市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增量之和。
11
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08年成立,专门负责实施和管理小额信贷扶贫项目。
十五年来,中和农信累计发放金额超过12亿元人民币,80多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中和农信分支机构达39家,当年放款量达5.69亿元,还款率达99.9%。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和农信已成功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针对不同人群的小额信贷运作模式;而其品牌建设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中。
12
湖北省十堰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湖北省十堰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是2000年7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正式挂牌成立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主要履行对辖内8家县级联社的94个信用社和86个营业网点的行业自律管理和服务职能,其理念是:心系“三农”真情亲农,贴近“三农”真心支农,服务“三农”真诚富农。
历经十年发展,十堰市联社已经成为地方经济中广泛涵盖农业、汽车汽配、生态旅游、水电开发、学校医院、商贸流通、中小企业等各个领域的重要金融力量。与此同时,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经营效益持续大幅好转,正在向“严格规范、品牌彰显、富有效率、充满活力、政府满意、监管信任、股东放心、客户依赖”的现代金融企业迈进。
13
安徽池州九华农村商业银行
商业化道路对于刚刚改制为股份制银行池州九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是一条全新的路。要走好走稳,当务之急就是提升企业在城市竞争力与影响力。组织低成本存款,与其他银行争夺个人优质客户成为其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选择的基本战术。
从2008年开始,池州九华农商行利用企业改制期间与当地政府建立的良好政企关系,成功争取为本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承办银行,并指定为全市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独家合作行。引入低成本对公存款,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稳定了一批个人优质客户,增强了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14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区目前有八家金融机构,但缺少一个银企互动平台,各类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
吉州区农信社于2010年第四季度在辖区内开展了“百街(村)千厂万店”送金融服务活动。活动将逐户、逐店上门走访,登记客户信息表等方式,为辖区各类中小企业搭建辅导、咨询和服务平台。
至2010年12月末,吉州区联社共走访客户6932户,共开立存款账户4669户,存款金额共计7000万元,捕捉有效信息数百条,贷款金额超亿元。真正将金融服务送到了广大客户手中,得到了吉安市民的欢迎和认可。
15
江苏宿迁民丰农村商业银行
近三年来,江苏宿迁民丰农村商业银行以持续打造“产品品牌化、服务品牌化、形象品牌化”为目标,不断加大品牌化建设力度,对所有个人类和公司业务类产品进行全面系统包装并组织营销;引入标准化服务体系,建立现代商业银行规范化服务标准;着力塑造“民熙物阜,丰裕城乡”的使命形象,“更快、更近、更专业”的市场形象和“百年民丰,魅力银行”之宿迁人民自己银行的亲民形象。2008-2010年连续三年被宿迁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政(行)风先进单位”、“金融为农先进单位”等称号。
16
宁夏掌政
农村资金物流调剂股份有限公司(中心)
宁夏掌政农村资金物流调剂股份有限公司(中心)是由199名发起人发起设立、依法登记注册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试点单位。主要业务是在股东之间进行资金融通;资金互助;物流调剂;办理小额贷款。
该公司以“亲农帮农、惠民致富、互信互利、稳健经营”为服务宗旨,以农民资金互助合作为基础,以社会民间资本为主导,以市场化运作机制为保障,以扶贫性金融为手段,是将农民信用合作、商业性小额贷款、农资物流信息调剂三者密切结合而构建的一个三位一体的商业化可持续的金融反贫困组织。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和实践,在有效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17
新疆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1996年行社分家时,新疆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累计亏损185万元,不良贷款率高达58%,全辖13个网点资不抵债社占一半以上。
十四年来,尼勒克联社秉承着“以服务树形象,以支农创品牌”的品牌创新理念,把广泛筹措资金,壮大资金实力、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放在工作首位,企业利润从1996年亏损21万元到2010年盈利2593万元。企业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高、后劲增强的蓬勃发展态势,并于2010年荣获中国最具竞争力农村信用合作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