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3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嵖岈山游记

宋要卫

  初春时节,我怀着对嵖岈山美景的向往,有幸一游,领略了自然的神奇和鬼斧神工的“雕塑”。

  嵖岈山众峰峥嵘,奇石突兀,洞垒幽邃,层峦叠翠,兼有华山之险、泰山之威、黄山之奇、峨嵋之秀;山下流水潺潺、湖光倒影,既有北方峻岭之雄浑,又有南方青山之灵秀。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嵖岈山丰厚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许多故事渊源于此,同时这里也是电视剧《西游记》的外景地。

  我们就沿着唐僧师徒取经的路线,感受其中的坎坷艰辛。

  看,一马平川的土地上“冒”出了一座石山坡,一个巨大的石猴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孙悟空的化身——石猴。沿路而上,旁边清澈的小湖,在北风的劲刮下,荡起层层碧波,据说这就是唐僧师徒出发路过的通天河。花果山是孙猴子的老窝,还没进花果山,调皮的“小猴子”已经在山坡下跳跃着迎接我们。

  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取得真经。这不,我们没行几步就来到了“黑熊”的地盘,黑风洞就在前面,如何是好呢?同伴们异口同声说:“进黑风洞,决战‘大黑熊’!”整整十分钟,我们才走出了黑风洞。三步一妖,四步一怪,“蟒蛇精”又倏地一下窜到眼前,她上半身是美女,下半身则是一条大蟒蛇。虽然只是一个造型,还是令我不由发怵。又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风越刮越大,汗水早已把衣服浸透。山坡也开始陡峭起来,行路越发艰难。

  “报……有人闯进我们山洞了。”两个小孩童一看见我们进洞,赶紧给他们的大王“红孩儿”报信去了。看到有人来犯,自幼好战的“红孩儿”,手握兵器气冲冲地跑了出来,试图挡住我们的去路。我语重心长道:“红孩儿,现在是和谐社会了,不要再视人为敌了,来咱们坐下聊一会儿。”离开“红孩儿”的地盘没多久,又“误入”“盘丝洞”,硕大的蜘蛛在山半腰吊着,美丽妖娆的“蜘蛛精”面带微笑地站在我们面前。再往前的“白骨洞”记载着《西游记》众多精彩故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孙悟空因三次棒打白骨精被师傅误会,受到紧箍咒的惩罚,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至今白骨洞里只留下了一堆白骨。

  走了一路,“战斗”了一路,将近一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见到了帮助唐僧师徒取经的“观音菩萨”和众多“佛祖”们,“如来佛祖”高高在上,使游客只能远观而不得近身。

  游完取经之路,站在山顶,一览众峰,不禁想起文人墨客的佳句。明代礼部尚书许赞曾作诗云“嵖岈山秀寻仙踪,隐隐云阙十万峰”;当代书法家李锋挥墨抒豪,“漫道黄山天下奇,嵖岈峭丽世间稀。千重瑰壁嵯峨甚,绝献灵峰看欲迷”。我想不出比他们更美的语言来赞叹嵖岈山的美妙之处了。

  经由取经路,从一堆灵动的石雕中我领略了孙悟空的智勇、八戒的憨态、沙僧的信实、唐僧的经道。这虽然都是传说,但他们的执着理想、不畏不屈、精诚协作的精神早已化成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传于后世。

  (作者单位:河南省登封市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