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是不讲诚信、要是没了良心, 就是活着也抬不起头来。”9月30日,陈丽琼将已经逾期的3万元贷款全部还清后如释重负地说。
事情的起因,得从四年前说起。
2007年底,从东莞回乡自主创业的陈丽琼和丈夫张望生向湖北省京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申请了3万元贷款,买了辆二手车跑运输。
货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由于京山市场有限,张望生与妻子陈丽琼商量后,决定重回东莞。但当年的东莞正经受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一向红红火火的货运市场也变得不景气。一个月下来,基本上没有业务,失望的张望生又把车开回了京山。
岂料,祸不单行。还没有从首次创业的失利中缓过神来,2009年8月,张望生又被武汉同济医院检查确诊为鼻咽癌。
为了给丈夫治病,陈丽琼卖掉了家中5亩田的粮食和小货车,陪同丈夫住进了武汉同济医院。可那点钱无异于杯水车薪,不到两个月就基本用光了。无奈中,她只能让丈夫在家做保守治疗。
为了维持生计,陈丽琼在城区一家招待所找到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
湖北京山的5月姹紫嫣红、桃红柳绿,格外迷人。但这一切,陈丽琼都无暇顾及。眼看着信用社的贷款马上要到期了,她的心一天比一天沉重:从哪里弄钱?
“不是你不还钱,是你确实有困难。”看着陈丽琼一天天消瘦,有人给她“支招”:可以挟病躲债、可以称病拖债、可以因变废债。
“不能那样做。虽然丈夫身患癌症需要很多钱,但我们夫妻俩这份诚信不能丢。”陈丽琼说。一席话,道出了这一对患难与共的夫妻诚实守信的做人品德。
为了尽早还清贷款,陈丽琼向丈夫的哥哥借了20000元、向老板预支了3个月的工资2100元,经济生活并不宽裕的堂姐也主动送来了3000元。
9月30日,陈丽琼带着拼凑的2.9万余元钱到信用社还贷,她希望信用联社在剩余的本金和利息上再给些时间上的宽限。京山县信用联社干部职工被陈丽琼诚信的精神所感动,他们纷纷解囊相助:理事长王健强300元、联社职工宋文君100元、严军100元、徐敏100元、李发红50元……一时间,由京山县信用联社用捐赠的约2000元现金结清了陈丽琼剩余的本金和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