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9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超级网银:想说爱你不容易

杜弘林

  8月30日,被媒体称为“超级网银”的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正式上线。据悉,“超级网银”将实现银行卡集中管理、跨行转账实时到账等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超级网银成为了银行业界最热门的话题。

  在28家已经接受验收并将开通超级网银业务的银行名单中,5家农商行赫然在列。但是,开展网银业务,接入“超级网银”,对广大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系统中绝大多数成员来讲依然是一个难与现实接轨、若即若离的愿景。人们一直在探寻,面向“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发展网银业务的意义和价值究竟在哪里?

  成功上线  “我们的目标是服务”

  “我们的目标还是把服务做好,实现我们为客户服务的承诺。”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营业部市场专管员杨兆坚如是说。

  作为首批获准接入央行二代支付系统的五家农商行之一的顺德农商行,早在2000年就开始试水网银业务。2009年1年在顺德农商行新开通的网银用户就有1万户左右。

  据杨兆坚介绍,顺德农商行的网银用户比较年轻化,集中于25至40岁这个年龄段,其中大部分是企业的出纳或业务员,个人用户基本上都是白领阶层。

  “因为成本比较高嘛。”杨志坚说,虽然目前顺德农商行网上银行业务只收取工本费和转账费,但相对于到网点办理业务,成本还是会高一些。更何况对于个人客户来说,还需要付出电脑设备和相关知识技能储备等隐性成本。

  并且,由农村信用社转制而来的农商行继续保留了网点众多的优势,所以从现阶段看,客户对网上银行业务的需求也“不那么大”。“虽然我们网点多,但客户在办理业务时还是会有排队情况,有的客户为了方便就会选择使用网银。我们开通网银业务,就是为了方便客户,为了在客户有需求的时候,我们能够提供给他们相应的服务。这次我们接入‘超级网银’也是出于这种为客户服务的理念。”

  “9月2日我们就要针对这个新系统开始业务培训了,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服务客户了。”杨志坚补充道。

  盼望接入  顺应发展大趋势

  与此同时,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也正在为下半年推行“超级网银”而积极准备着。“技术对接已经做完了,现在正在进行业务部门的测试。”张家港农商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孙瑜介绍道。

  自2009年9月开通网上银行业务以来,张家港农商行网上银行的日均交易量达1.5万笔,日均交易额53亿元,经营业绩在苏东地区雄踞榜首。

  在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之后,张家港农商行网上银行的定位依然是以客户培养为主。目前,在网银的资费上,对普通客户免收开户费,对优质黄金客户不仅免收开户费,并且连手续费也是全面的。

  “我们现在做网银业务是不计成本的。”孙瑜说。为了保证网银业务的安全、高效和快捷,张家港农商行不仅在网银界面制作上下功夫,制作友好、易操作的界面,并且还根据客户的需要专门设置了热线电话,解答客户在使用网银业务过程中遇到的操作问题。

  “我们的网银业务使用率比较高,其中跨行交易的40%都是通过网上银行来实现的。但是我们现在还只是提供一些基础性业务,即将上线的Ⅱ期网上银行将开通支付类业务和基金、债券等业务。”

  “我们都很盼望接入‘超级网银’系统,给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多种类的服务。而且,这也是符合大趋势的。”孙瑜说道。

  仍在酝酿  迟疑缘于困难多

  然而,对于实力并不那么丰厚的普通农村信用社而言,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的计划似乎还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

  据东部某省一家县级联社主任介绍,虽然该省的省联社已经在酝酿于近期内推出网银业务,但他本人却并不十分看好。

  “可能网上银行开通后客户的准入门槛会比较高。即使限制不多,我个人觉得这项业务开办以后个人办的不会很多,主要的客户可能就是企业。”这位主任对在农信社发展网银业务不太乐观。

  令人不抱乐观态度的客观因素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现有的综合业务系统还不支持网银功能,要想开通这项业务,必须先进行整个系统的升级”。

  在现阶段,对大多数农村信用社而言,提供网银业务面临着诸多困境:农信社主要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是制约农信社网银业务开通开展的最根本原因;农信社的主要客户尤其是个人业务客户,绝大多数都是文化水平和经济实力偏低的农民,客户的“不买账”是农信社网银业务难以开展的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开通网银业务意味着要在先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上述东部某省的农信社若想提供网银业务,就必须先对全省的综合业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但是,这项业务所能带来的效益却并不令人满意,一些开通网银业务多年的农商行仍然还只能把这项业务作为招揽优质客户的一种服务手段。

  提供服务  “关键在于我们有”

  困难虽多,但是发展网上银行,提供电子支付服务是整个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大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681万人,而互联网在中国农村地区的普及率也已达15%。

  这就意味着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必须紧跟时代发展需要,跟进服务手段,才能应对农村金融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进一步讲,服务手段的创新甚至还应该在准确把握市场脉动的基础上走在潮流前端,以服务理念来引导市场需求,及早地创造并占领市场先机。上文提到的顺德农商银行当年就是顺德地区第一家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无论运用何种手段,以最优质的服务达到令客户最满意的效果才是农信社竞争发展的终极目标。

  杨兆坚坚持把“超级网银”还原为“跨行网银”的本来概念,因为“它实际上就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某些跨行业务”。孙瑜则认为,张家港农商银行之所以积极筹备接入超级网银,关键在于“当客户需要的时候,至少我们有。”


 

  5家农商行准入“超级网银”

  本报讯  8月30日,央行正式推出第二代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俗称“超级网银”)。据多方了解,首批通过央行测试的28家银行将于近期陆续接入该系统,其中包括5家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商行、广州农商行、顺德农商行、深圳农商行、东莞农商行。

  据悉,待首批通过测试的近30家银行全部接入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后,消费者可以实现跨行的实时查询、转账实时到款、跨行扣款三大主要功能。跨行操作根据各银行要求,会征收一定的手续费,具体情况以网银页面的公告为准。


 

  中国支付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在加快制定

  本报讯  8月23日,央行消息称,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中国支付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并研究实施促进电子支付发展的具体政策,为电子支付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强调,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中国支付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完善电子支付跨行清算体系,为商业银行和非金融机构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和更便利的平台;鼓励商业银行和电子支付服务企业等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不断探索和创新,引导社会公众和各类经济主体选择、使用新兴电子支付工具,培育先进支付文化和支付习惯。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