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户万元增收这项惠民政策,最关键的是寻找适合地方特点,又能适应市场需求,农户乐于接受的项目。我们新庄村靠山取‘财’,进行林下经济发展,大胆探索土鸡养殖四步曲,实行‘支部+专业合作社+饲养员+农户’倍增式‘辐射性’的发展模式,使农户在每周期的养殖过程中两次获利……”近日从福建考察学习归来的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官庄镇新庄村支书冯道友,满怀激情地谈起该村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致富经。
农村基层支部 堡垒先锋模范
新庄村是一个资源匮乏的自然村,804户农户除了现有的土地,就是2000来亩零星林地,要使农户在短短的3年时间家家户户实现万元增收谈何容易?就是在这种无资源优势的情况下,新庄村在经济转型中创造了奇迹。村支两委干部提出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指导专业合作社探索和发展与市场对路的项目”。党员干部说干就干,在养鸡产业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带头吃“螃蟹”,搞试验性养殖发展。“我自掏腰包3次南下福建省南坪市王台乡的齐后、邓坍等村考察和学习他们的林下土鸡养殖,在村民搞不清楚我‘失踪’的原因时,我已经从福建带回来4名养殖技术员,与村上6个党员‘打捆’合作,与土鸡养殖试验户签订了养殖、管理及防疫等技术包教会的协议。党员干部各自负责在合作的10亩到20亩的林地进行土鸡养殖,并且全方位指导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大胆对市场进行专访和深入调查,为农户寻找销售市场、合作项目和合作伙伴,让增收项目从一个点逐渐辐射到全村农户”。冯道友望着村里养殖成功的土鸡兴奋地介绍。
实现“倍增”推进 成功带动农户
新庄村党员干部“打捆”发展,学到技术后,各自分头承包指导、培训农户养殖技术。他们成功的做法使老百姓真正信服,为农户接受经济转型,搞林下养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支委吕军从承包的林地第一次投放了2000只秀山土鸡,他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会了饲养、管理、防疫及市场营销,到今年底他可出栏土鸡1万只,按照村支两委的发展规划,有30户农户把他的林地养鸡场作为课堂,接受他全面的养殖技术培训,学到技术的农户回到自己承包的林地发展起了300只到500只的土鸡养殖。截至目前,该村6户党员干部养殖户,已带动和免费培训了180户农户进行林下土鸡养殖,到9月底,这180户养殖户可第一次出栏5.5万只土鸡,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我这点地方,一次性只能放700只,出栏后搬迁养殖场地也方便,这样滚动发展,一年下来出栏2000只土鸡,纯收入就有2万元”。村民杨群笑呵呵地如是说。
目前该村所有养殖户完全按照技术员所培训的技术模式进行养殖,每4个月出栏后要异地搬离原养殖栏舍进行消毒杀菌,以减少病灾禽疫;同时,专业合作社统一进行防疫药品和饲料购买,大量降低了成本支出。6户党员养殖户今年可出栏土鸡4万只,60%-70%的农户利用林地一次性养殖300—500只土鸡,到10月中旬新庄村将举办秀山土鸡文化节,届时秀山土鸡可在全国客商面前一展风采。
合理运用政策 农户两次获利
大力发展秀山土鸡养殖,是新庄村为农户实现增收目标的一项实实在在的措施,为鼓励农户发展这项增收项目,官庄镇政府出台了农户养殖500—1000只土鸡,镇政府补贴农户每只3元,1500—2000只补贴每只4元,2500只以上补贴5元的鼓励政策。新庄村大胆利用本村仅有的林地,因地制宜,靠山取“财”,实行“支部+专业合作社+饲养员+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农户林下养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新庄村在合理运用镇里出台的文件政策的同时,还享受了《秀山土鸡养殖保险试点实施方案》作出的具体保险项目规定,促进养殖双保险。该村党员干部带头试验发展,农户合并养殖,积极跑市场、搞销售。他们利用镇政府政策性5元的补贴,自投资1.5元以每只6.5元购进鸡苗,第一次就可以获得利润5元,养殖过程中,农户共同承担饲料和防疫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共同承担养殖和市场带来的风险,4个月土鸡出栏,农户按销售协议和市场价格出售,每只土鸡又可纯赚10元,农户养殖每一周期可两次获利,真正使农户尝到林下经济发展的甜头,看到增收致富的希望。
(姚华顺)
敬请关注
http://www.chinacoop.gov.cn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三周年系列
专题二: 求解“翻牌”合作社规范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