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苍南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林建华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带领苍南县全体安监员和协管员为全县民营企业的发展探出了一条“安全发展”之路。
近年来,苍南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县安监局连续三年被县里评为先进单位,其中龙港镇安监所还被省局领导誉为“全省安监第一所”。“如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我们采取了既抓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的硬措施,又抓宣传、培训和利用行业协会的软办法,做到了‘软硬兼施’。”林建华说,“在具体工作中,就是抓安监系统,抓重点行业企业,从乡镇到村居再到企业,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安监权威依靠队伍自身建设
在巴曹港停泊的渔船上,“满载回归”四个大字写出了渔民对美好生活的盼望;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堤上,安全生产标语最醒目。
巴曹镇的崛起发端于渔业经济,“龙舟竞渡”在这里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作为“温州市渔业(捕捞)第一镇”,巴曹镇有1000多艘渔船,其中有300多条为远洋作业渔船,违规切割、违规作业成为渔船事故多发的“导火索”;全镇22家公共娱乐场所承担着小镇6万余人休闲娱乐服务的同时,也因大多无证无照经营而埋下巨大的消防安全隐患。为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全镇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镇里仅有的3名安监员和一名协管员将自己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定位为 “三个结合”,即监管与服务相结合,检查与引导相结合,执法与教育相结合。
如何做好这“三个结合”,巴曹镇安监所所长黄贤相有自己的办法:“我们主要是实行通知为先,服务为先的原则。上级的通知、文件,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动态和一些事故案例都在第一时间汇总,并且及时发给有关企业。特别是一些专项执法行动,我们都会事先告知企业,督促企业先进行自查,自查过后再由安监部门进行检查,这样比单纯的检查效果好得多。”而在检查过程中,他们也不忘为企业提供服务,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在提出整改意见的同时,还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企业进行整改。
这位从巴曹镇安监所挂牌之日起就担任所长的“老安监”解释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地企业家大多是由渔民、农民转产而来,他们对安全生产工作不了解,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因此,必须把执法与服务结合起来。安监部门在检查之初会告知企业进行隐患整改并提出整改意见,在复查时详细指导企业进行整改,细致告知企业哪些地方不符合安全生产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如何规定,包括违法后的处罚方式、处罚额度,并打印成书面文件发给企业,如果企业依然不进行整改,就立案进行处罚。
“我们不是为执法而执法,而是服务型的执法。”他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共立案28起,没有一个企业提出行政复议,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事前告知措施。特别是近两年,全镇一直保持着安全生产“零死亡”的记录,很多老板都很感谢安监部门的工作到位,为企业的安全发展提供了保障。除了监督检查,宣传工作也成为服务企业的重要抓手。给每家每户发放安全生产资料,举行安全生产有奖知识竞赛,组织县乡镇中小学生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也成为苍南安监局必不可少的工作。
如何做好队伍建设工作?从2006年走上苍南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的岗位之日起,林建华说他就在“凝聚人心”四个字上下功夫。4年来,大会小会以会代训,中层以上安监干部全部送出去进行专业培训,系统内评十佳,评双十佳,评先进,这支队伍的信心树立起来了;组织安监干部进行军训,不为练习军姿拳脚,只为把队伍的纪律性抓上去。林建华说,一支队伍,心凝聚起来了,人员才能稳定,工作也就有了力量。
责任落实来自制度建立健全
苍南县大多数民营企业脱胎于家庭作坊,产业以轻工业为主,企业以劳动密集型居多,安全生产条件比较差,特别是企业数量多,数量变化快,中小企业地点、人员变动大、企业员工文化素质偏低等问题给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以龙港镇为例,这个被誉为“中国印刷城”和“中国礼品城”的地方聚集着苍南县大多数企业,去年工业总产值233.5亿元,财政收入9.47亿元。然而,经济高产的背后是当地家庭作坊众多,且70%以上无证无照,安全生产工作“先天不足”。
“大多数企业在前期筹备、厂房建设时没有考虑到安全生产问题,投产后安监部门发现其安全隐患并责令停产时,不仅执法难度很大,企业也损失重大。”龙港镇安监所所长高满胜表示。以该镇金田小工业园区为例,由于在建设之初没有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检查,100多家不符合安全生产规范的企业在投产不久后被停产整改,直接损失2000多万元。“事实上,这是可以避免的,应该说,发现安全隐患的时间越靠前,企业越容易整改,损失也就越小。”于是,为了减少“先天不足”,促进辖区企业安全发展,龙港镇安监所在全镇实行安全生产事前检查制度,要求企业在进行工商登记前必须先由安监部门检查其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标准,既确保了安全,又减少了企业的风险和损失。
与龙港镇不同,宜山镇内300多家企业以纺织业为主,规模小、分散、大都存在于民户家中是其最大的特点。为了加强执法力度,更好地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宜山镇安监所创新建立了安全生产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和周通报两套制度。宜山镇安监所所长郑国罗认为,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支撑,安监队伍不好管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更加不好管理。
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制度初创,他们白手起家,依靠调查研究逐步完善方案;为了使制度更加科学合理,他们请教行业专家,请县局领导帮助指导,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方案。如今,量化考核办法和周通报制度均以逐步实行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
郑国罗介绍说,量化考核办法就是将复杂的安全生产工作量化为检查家数、隐患整改率、办理案件数量、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数量、一企一档完成数量、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培训完成情况等10个方面,制定具体的指标,每月根据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而周通报制度,就是把每周安全生产检查的情况通报给驻村干部,村书记主任等村(居)主要负责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如今,这些制度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周通报制度使村干部、驻村干部紧张起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促进效果显著。量化考核办法则提高了安监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工作中形成了“比、追、赶、超”的良好氛围。全镇今年以来保持安全生产三项指标同比大幅下降,全镇隐患整改率、企业负责人培训率等指标大大提高,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行业协会助推企业安全发展
谈到苍南县安全生产工作,林建华总是感叹,“行业协会功不可没”。以塑编行业为例,苍南县塑编行业协会成立于1998年8月,现有会员企业70个,2009年规模以上会员企业总产值38.81亿元,居全县五大行业之首。就是这样一个行业,在2006年之前是苍南县安全生产事故的“重灾区”,特别是每年台风季节过后,爆炸、漏电、触电事故层出不穷,给企业、员工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损失。近三年来,塑编行业协会在县、镇安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协调、自我监督”的宗旨,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2007年以来,全行业未发生一例因工死亡事故,为全县三项指标下降作出了很大贡献。
“近年来,县安监局、镇安监所对塑编行业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经常进入企业进行地毯式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塑编行业协会会长林增标说,县镇的安监干部非常细心,电线有没有老化,是否有工人穿拖鞋上班,他们都一一查看,并进行指导整改。
在安监部门的指导部署下,行业协会积极行动起来,成为安监部门监管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眼睛和耳朵。由行业协会牵头,安监部门专业人士进入企业进行隐患排查的做法已经形成惯例,一旦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规范的企业、特别是“三合一”厂房、“通天房”等重大安全隐患,坚决予以关停,确保了行业安全。“经常有企业向协会提出‘帮助沟通、予以照顾’的要求。我们到企业了解情况后,如果认为‘三合一’问题确实存在,则坚决执行关闭措施。”林增标说,“我经常对他们讲,安全检查实际对企业有利,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安监所的工作人员常来检查,发现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苍南县地处台风频发的沿海地带,每次台风过境,风、暴、潮三碰头,企业生产设备和用电线路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为此,协会配合县安监局把安全工作贯穿于防台抗台和灾后生产自救全过程。林增标介绍说,协会在台风前积极部署防台工作,要求企业以防强风、强降雨为重点,有序、有力、有效、有条不紊地把生产设备和物资尽量转移到安全地方,将厂房尽量加固;灾中确保人员安全,加强与每家会员企业联系,了解受灾状况,指导企业安全用电,防止发生漏电事故;灾后协会深入走访会员企业,强调用电设备、用电线路需经电力部门确认检查、确保绝对安全不发生事故的前提下方能请示电力部门恢复供电生产。2009年在“莫拉克”台风中,协会68家会员中的45家受灾,但由于防范到位,没有发生一例人员伤亡事故。
除了配合安监部门检查整改,行业协会还请当地安监干部进入企业给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由于企业员工人数多,流动大,且大多都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女工,有些甚至听不懂普通话,给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一讲就是3天,为的就是让每个职工都有机会听到,保证每个职工都能明白。”林增标说。
经常带队进入南塑集团进行安全培训的灵溪镇安监所所长陈法认为,在协会的配合下,安全培训和行政执法行动推进工作成效显著。由协会将培训通知到每个会员单位,集中报名,集中培训,一改过去无组织、冒名顶替等问题,效果很好。
林增标介绍说,目前,塑编行业协会每个月都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通报本月会员企业生产情况、安全情况等,遇有重大的问题则召开临时会议。要求每个企业每年开工时对生产设备进行普遍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对兄弟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要求会员单位进行举一反三的教育。协会还组织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参加县卫生部门组织的职业病防治培训班,对有彩印工作的企业要求执行卫生部门的要求,对彩印工人按期进行体检,发现职业病病例立即调岗治疗;配合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督促有特种设备的企业按时做好设备维保工作,排除安全事故隐患,确保生产设备完好。
(本版图片 李晓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