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推出儿童营养液的娃哈哈,23年后再次聚焦婴幼儿食品。日前,娃哈哈集团总裁宗庆后亲临北京,推出婴幼儿配方奶粉“爱迪生”。至此,自去年10月就在业内引起极大关注的娃哈哈欲进军奶粉行业的传闻终于揭底。
这也是娃哈哈在进军童装、纯牛奶行业均失败后,再次进行多元化拓展。不过,业内人士纷纷认为,娃哈哈进军奶粉市场成败暂难定论。
借道“洋代工”
今年年初,宗庆后曾经说过娃哈哈要加大海外扩张的力度。
对于海外扩张,他有着自己的看法,“我对海外抄底这种做法并不完全认同,他们自己都搞不好,你能搞得好?这无疑是送钱。在发达国家建厂的成本并不比国内低,所以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宗庆后将这个“合作”的观点运用在了进军奶粉市场上。“此次娃哈哈委托荷兰与瑞士的公司为娃哈哈贴牌加工‘爱迪生’婴幼儿配方奶粉,开创了一个与国外企业优势互补‘走出去’的全新双赢模式。一方面,国内缺乏优质安全的奶源;另一方面,荷兰、瑞士等国的奶源很富余,而且是有着世界上最发达、最先进的乳牛养殖业及乳品工业的国家。”
宗庆后表示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娃哈哈对国内奶源的安全性表示怀疑,虽然做奶粉的想法一直都有,却没有付诸行动。现在借道“洋代工”,奶源、罐装都采用国外资源,这样既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又降低了成本,产品运到国内后娃哈哈再与合作企业进行费用结算。娃哈哈只需在国内市场投入渠道建设和广告推广费用,这个生意显然花不了宗庆后太多资金。
当然,借道只是短期行为。除了已有的奶粉生产基地外,不久前,娃哈哈还收购了新疆建设兵团的三个牧场,开始自己养奶牛。“未来娃哈哈会朝着用自己的资源去做品牌奶粉的方向努力。但是,目前奶源仍不够,需要时间培育。”宗庆后表示。
除了婴幼儿奶粉,娃哈哈未来还打算开发特殊功能奶粉,如母子奶粉。宗庆后透露,现在各种产品的配方已经都有,只是要看是否适合中国人。
前景难料
据专家测算,中国今后每年将有1700万-2000万婴儿出生,这个市场非常大,目前中国高端奶粉市场还处于混战阶段,没有出现一个龙头品牌。这是娃哈哈进军奶粉市场的关键原因。
据了解,娃哈哈今明两年第一阶段计划生产奶粉10万吨,年销售额冲刺100亿元。但是,娃哈哈瞄准的是“高手如云”的高端市场,在这里,多美滋、贝因美、美赞臣、惠氏、雅培“五大巨头”牢牢占据了85%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贝因美是唯一的一线高端国产奶粉品牌。“我最不怕的就是洋品牌。洋品牌份额看起来大,其实都不大,都没有占领品牌优势,所以我们还有机会。我们强调高端并不是价格高端,而是产品品质的高端。”宗庆后说。但是,“爱迪生”的定价并不低。900克罐装爱迪生奶粉的售价在240-270元之间。这一定价与雅培、惠氏等国际大品牌奶粉接近。“先期因为成本较高,所以价格优势不明显,以后形成规模情况会好些。”宗庆后如此解释“质高价不廉”。
在谈及娃哈哈奶粉业务的渠道资源时,宗庆后表示,30%-40%的经销商是娃哈哈的饮料经销商,其余的则是专门的奶粉经销商。但是,奶粉和饮料在渠道上的重合度并不高。而且,娃哈哈既有饮料渠道资源的主要优势是在二三线城市和偏僻的农村乡镇。
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竞争正愈演愈烈。日前,飞鹤乳业推出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子品牌“星飞帆”;培芝联手瑞士SMG推出原装进口“百立乐”;李嘉诚的和记黄埔也传出将在明年进军内地婴幼儿奶粉市场的消息。
2010年,娃哈哈将销售目标定为700亿元,1-4月份已实现销售额199.8亿元,产品以瓶装水、乳饮料为主。业内估计,娃哈哈此次是先以高端价位奶粉为试金石打开市场,之后应该会再推出中、低端的全线产品,毕竟从高端辐射至低端更容易。这也是宗庆后的高明之处。 (薛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