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纺织行业的资源优势,的确令国内其他省区羡慕:新疆棉花资源占全国1/3强,10年前就跃入了全国棉纺大省区。亚麻资源仅次于黑龙江,居全国第二;羊毛资源也排在国内第三。
然而,长期以来,“产业优势”与“资源优势”一直不匹配,相对新疆丰富的资源,纺织业发展并不协调,多是产品附加值低的中小企业。
新疆虽然是我国产棉大省,且棉花质量好,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三大劣势:一是新疆本地只有初加工的棉纱产品,对欧洲和西亚市场出口潜力不大,所以新疆的资源和产品只有运向国内潜力巨大的中东部市场,但如此远距离的运输无疑会造成成本上涨。二是新疆纺织行业的技术力量较为薄弱,这也是造成新疆纺织行业迟迟不能自强起来的根本因素。三是新疆纺织业的产业链太短,大部分企业仅仅停留在产业链的初级阶段。新疆的针织业、织造业、染整业、服装家纺等产业都不发达,很难形成规模产业链优势。
因此,新疆纺织业崛起,除了深化改革强身健体外,还需借外力推动做实做强。
而30家国内外纺织巨头进入新疆,无疑为新疆棉纺业注入生机与活力。
“十一五”期间,新疆纺织行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推动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努力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商品优势。
大企业、大集团进入、聚合后,逐渐形成原料基地——生产加工——纺纱织布——市场销售——出口创汇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新疆纺织业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
新疆纺织业经过重新“洗牌”,小规模、竞争力不强的亏损企业逐步被市场淘汰,规模以上的企业傲立潮头,依靠科技创新“脱胎换骨”。
新一轮支援新疆发展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有专家称,此次中央决策层启动的对口援疆,是近年来支援地域最广、所涉人口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援助领域最全面的一次对口支援。
内地尤其东部地区产能相对过剩,投资环境的改变、用工费用的提高,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我国纺织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结构调整的历史关键时期。
此次国家大规模的援疆,给新疆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有实力的纺织企业到新疆去投资建厂可以说是正逢其时,可以在针织、织布、服装、家纺、印染及产业用纺织品的投资做足文章,先消化当地40多万吨的棉纱,在新疆形成一条完整的纺织行业产业链,进而生产出附加值高的终端纺织产品,赚取更多的利润,并在新疆建高水平、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棉纺厂。
2009年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严防低水平产能的转移和扩张。加强内地与新疆的合作,建设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支持大企业集团将其产业链的一端移入新疆发展,构建跨区域上下游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这无疑给我国纺织行业的转型发展指出了一条很明确的道路。而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力支援新疆,作为新疆优势资源的棉纺业能否搭上全国援疆的“快车”,尤其值得期待。
相关链接——
新疆兵团2020年棉纺锭规模将达1000万锭
据新华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聂卫国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说,为了做大做强棉花产业,新疆兵团将进一步推动纺织工业发展,到2020年,新疆兵团棉纺锭规模将达到1000万锭。
聂卫国说,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兵团将按照“调棉、稳粮、增畜、增果”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针,退出风险棉区,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在此基础上,为扶持纺织工业发展,2009年新疆兵团提出2009—2010年,共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棉纺织基地建设,对新增棉纺锭每万锭给予100万元补助,对新增织布、印染和服装生产企业给予适当补贴。
今年上半年,新疆天盛实业有限公司、图木舒克前海棉纺织有限公司和阿拉尔天丰纺织有限公司达到了奖励条件,分别获得奖金1075万元、335万元和218万元。
新疆兵团将加大力度支持棉纺业由纺纱向织布、印染、家纺、成衣等下游链条延伸,不断完善棉纺织产业链。截至2009年底,新疆兵团棉纺锭规模巳达到225万锭,比上年增长22%,棉浆粕年生产能力19万吨,粘胶短纤年生产能力达到8万吨。
(徐晶晶)
新疆首个“色纺项目”在石河子开工
本报讯 日前,中国最大色纺生产企业——浙江华孚控股有限公司石河子华孚纤维染色项目在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工业园区开工建设,计划建设年产2万吨纤维染色棉及配套彩色纺纱的特色原料供应,将填补新疆色纺业空白。
石河子华孚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建军表示,色纺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筒纱、布染和服装染色,是一种现代、环保、时尚的新型染色生产技术,是国家纺织行业公认的新型环保节能项目。
据了解,华孚控股有限公司是近年来我国纺织企业中少有的几家逆势飘红的企业,他们的“秘密武器”就在于他们独特的色染技术。颜色柔和时尚、能够应对小批量多品种灵活生产的色纺纱,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中高档服饰产品中。也正是因为具备了精细快速、统筹兼顾等诸多现代工业属性,色纺纱一向被认为是拼设计、拼技术、拼管理的高起点行业。华孚控股有限公司主导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石河子市拥有将近200万纱锭的纺织规模,但都是普通的白色纺纱。石河子华孚纤维染色项目的建设,结束了新疆没有色纺企业的历史,该项目将于今年10月建成投产。
山东岱银将在喀什投建10万锭精梳棉纺厂
本报讯 近日,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董事长赵焕臣一行对新疆部分县市进行考察,最终决定在喀什投资4.5亿元,新建一座10万锭的精梳棉纺厂。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是全国30家优秀民营企业之一。赵焕臣表示,山东岱银在喀什发展纺织业,不仅是响应中央新一轮援疆工作会议精神的体现,更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山东岱银集团决定,在喀什投资4.5亿元,第一步建设10万锭精梳纺纱厂,待董事会通过后立即实施。将来还要视情况再发展气流纺、织布和制衣等产业。
石河子总场天恒50万锭项目加紧施工
据兵团日报 日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天恒纺织50万锭紧密纺项目厂房的主体钢架结构在工人们的努力下,已经完成了水平调试、刷漆等作业,转入到了安装厂房钢制屋顶阶段。施工单位抓安全、保质量、促进度,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期顺利完工,创建“优质工程”。
连日来,天恒50万锭纺纱项目施工工地上,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制模、钢架吊装及一些土建项目收尾工程,预计到六月底七月初总体工程即可完工交付使用。
新疆天恒50万锭纺纱项目是全国最大的棉纺织集团浙江雄峰控股集团在石河子总场投资兴建的,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安装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形成年产1.7万吨80s以上棉纱的生产能力。该项目的落地对加快石河子垦区乃至兵团棉花资源的就地转换和延伸棉纺织产品产业链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