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2009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颁奖典礼结束后,以“农超对接中的合作社”为主题的“中国合作经济年度(2009)主题论坛”举行。有关专家学者及大型超市采购商和合作社代表就进一步推动合作社产品进超市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合作社挺进超市
前途光明 道路曲折
——超市门槛高,合作社规模小
张国胜是山西省晋城市旭胜绿色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他介绍说,自己合作社的产品主要是鸡蛋,两年前就开始尝试“农超对接”,但是发展到现在,也只有少部分产品能在超市出售,而且只限于在当地的超市。当地超市要收20%的进场费,并且对产品的要求比较高,这样下来,同样的产品,在超市的价格就要比外面高,无形中把一部分消费者挡在门外。他想到更大的城市去开拓市场,但是合作社的规模不够,产量达不到,加上鸡蛋对储存、运输的特殊性,自己合作社在有些方面难以达到大超市的要求。
——信息水平有限,物流成本高
黑龙江孙吴县朝益马齿苋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光锋介绍说,他的合作社产品通过中间商进入了沃尔玛超市的一些店,但是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中间商不仅要收取超市入场费,还要从中赚取一部分利润。韩光锋说,合作社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与各方面力量的谈判中都处于劣势,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知识层次、信息、地域等各方面都受到限制。
韩光锋还提到了异地进入超市销售的弊端。合作社的产品从黑龙江卖到遥远的福建省,市场打开了,但是他的收益却没有增长,因为对方超市需要的量并不多,但是时间却非常紧,为了不失去市场,他不得不放弃便宜的物流,而是用快递把货运过去,因此,每斤的成本增加了2元钱。
——社员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一位来自湖南株洲的合作社负责人谈到,合作社对社员的约束机制相对较弱,使社员只愿意与合作社分享利益,而不愿意共担风险。当市场行情好时,社员的东西好卖,这时只要有其他商贩价格稍微高一点,就会有社员通过这些途径销售商品,合同在此无法发挥效力,只能是合作社蒙受损失。而当市场行情不好时,社员又会以合作社是为社员服务、帮助社员卖产品为由找到合作社,要求合作社必须收他的东西。他为这样的事情苦恼不堪。
超市直采合作社
态度坚定 标准严格
家乐福中国区全国生鲜采购总裁赛伯在讨论中认为,直采模式对于超市来说,有两大好处:一是由于超市能够直接通过合作社来控制生产流程,所以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能得到更好的保证;二是由于直采项目优化了产品供应链,去除了中间环节,所以能够帮助超市给顾客提供最低价格。所以,走直采道路是家乐福坚定的态度,并且基于取消一切中间商。
家乐福的直采模式分为全国直采和本地直采两类,全国直采主要针对水果,本地直采基本为蔬菜单品采购。2008—2010年共在全国22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直采,采购量达到7.7万吨,采购金额达到2.6亿元人民币。而这一数据还将继续增长,2010年计划北京和上海达到50%的蔬菜和水果直采。
赛伯介绍说,在家乐福三年的直采过程中,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接也出现过一些问题。家乐福在2009年筛选了200个合作伙伴,但在合作中发现有部分批发商冒充农民合作社,这导致真正的农民不能从直采项目中获利。而与真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过程中,家乐福的标准也相当严格,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家乐福为农民合作社引进产品身份卡的概念,并在原产地进行质量抽查,为了达到100%的质量控制,家乐福员工进驻原产地。与此同时,家乐福还采取“四步方法论”进行家乐福可追溯体系的实行。
江苏新合作常客隆连锁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包乾申介绍说,常客隆现在已经与100家合作社签订了合同,在合作过程中自己也有一些体会。他认为,农民应该有把自己的产品品牌化,把品牌产品礼品化、超市化,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意识;而对于超市来说,实际上也非常需要这种好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也看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合作社规模小,产量、质量都不能满足超市持续的需要,针对这个问题,常客隆组建了自己的专业合作社基地。这些合作社不仅可以满足超市对产量和质量的需求,还创建了自己的联合品牌,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例如曾经七八块钱一斤的农产品,创建品牌,进入超市后可以卖到200多块钱。同时,超市还经常组织消费者去合作社采摘,提高超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专 家 剖 析
论坛上,在多家专业合作社和超市的负责人经过主题发言和深入探讨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胡定寰对大家的发言及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剖析,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农超对接起因——
市场:农产品价格波动大而频繁
农民收入:农民出售产品难度大,增产不增收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事件频繁
效率:流通渠道过多,物流成本过高
农超对接发展现状——
农超对接从2007年启动,由于农超对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殊,已经被大多数的超市所接受。
保守估计有50%的超市已经采用不同模式和形式的农超对接。
农超对接主要模式——
家乐福模式:超市+合作社+农民社员
麦德龙模式:超市+龙头企业+农民
家家悦模式:超市+农民
农超对接最主要的挑战——
传统的小规模农户生产技术和经营意识与现代化零售业的产品标准之间的矛盾。
农超对接建议——
1.农超对接是引导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契机,要充分利用这种机遇;
2.清楚地认识到农业生产部门与现代化零售业之间的差异;
3.农超对接出现矛盾是必然的,需要认识矛盾,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4.不仅看到今天,还有明天和后天;
5.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在硬件与软件两方面予以支持;
6.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必不可少。
代 表 评 价
与超市直接对接的愿望将要实现了
黑龙江孙吴县朝益马齿苋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韩光锋
非常荣幸能来参加颁奖典礼和主题论坛。主题论坛让我感触非常深,因为我的产品已经进入了超市,但不是直接与超市方进行对接,而是通过中间商介绍。与中间商的合作过程中,中间商需要我每个超市交1000元的“入超费”,同时还赚取一部分利润,我一直想与超市直接对接,但没有沟通渠道。
今天下午的论坛,我看到不仅有我这样的合作社负责人参加,还有各大超市相关负责人参加,听了论坛上各位超市老总的介绍, 我感到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感谢主办方能给我提供这样的机会。
代 表 评 价
让农超双方增进了共识消除了隔阂
山东省青州市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副主任 董保安
这次论坛搞得非常好,抓住了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热点和关键问题。参加论坛的代表中有来自家乐福等知名超市的经营管理者,还有更多来自生产一线的合作社负责人。通过论坛交流这个平台,能够让合作社中的生产者了解农超对接中超市需要怎样的农产品,同时也能够让超市方深入了解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双方增进共识,消除隔阂,推动共赢。
通过论坛我发现了我们在组织“农超对接”中存在的不足,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大力推进“农超对接”的信心和勇气。
代 表 评 价
农超面对面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江苏新合作常客隆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包乾申
对于我们超市方来说,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超市和专业合作社以及专家面对面地坐在一起讨论问题,使得“农超对接”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得到解决。首先在业务方面,开展“农超对接”,我们超市最大的担心是专业合作社规模不够大,不能按时、按量、按标准供货,论坛上聚集了平时超市难以接触到的很多优质资源,比如上午获奖的20个中国具有影响力产品品牌,我就相中了几个,活动结束之后将继续加强联系,寻求合作。同时,参加论坛的很多专业合作社还没能参与“农超对接”,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也从超市的立场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