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5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保证安全才能“体面劳动”


  在今年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胡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提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一时间,“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引发了公众热议。“体面劳动”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9年6月的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由国际劳工组织新任局长胡安·索马维亚首次提出。体面劳动意味着生产性的劳动,包括劳动者的权利得到保护、有足够的收入、有充分的社会保护和足够的工作岗位。而煤矿企业职工的体面劳动则与安全息息相关。过去的煤矿工作就是安全无保障、工作生活不体面、“傻大笨粗”的代名词。因为煤炭企业成天与煤炭打交道,生产生活条件差,生活枯燥单调乏味,接连的矿难让人感觉工作危险、安全无保障。如今,让矿工实现体面劳动成为塑造煤矿企业新形象,提升煤矿地位的第一需要。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矿

  安全制度是“体面劳动”的前提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矿首先明确安全主体责任,完善了“区队到班组、班组到互保小组、互保小组到职工个人”的闭环管理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职工的安全健康。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避免职工心态影响安全生产,该矿利用职代会的形式出台了《和谐矿区建设纲要》,把依法维权列为纲要的重要条款,坚持和完善“矿、公司、项目部、班组”四级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主体到位,纪委监督检查,工会主动配合,职工积极参与”的矿务公开运作体系,健全完善了代表团组长联席会议、党政工联席会议、职工维权举报电话、工会主席信箱、重要关口代表值班、民主管理经验交流、经济分配解剖检查、职工代表巡视、廉政听证会等工作制度,实施了矿、分公司、基层单位“三级接访”制度,建立起劳动关系预警机制,通过组织职工填写问卷、职工思想动态分析、非公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和职工信访、家庭走访等渠道,分析、测定职工合法权益受侵的可能性,超前预防不和谐的劳动关系。为保证职工工作时良好的身体状态,该矿推行了“三七工作制”,实行了“双休日”,每年定期对职工健康普查,落实康复措施,将职业危害降到了最低限度。为保证职工的身心健康。此外,该矿还建立了职工“心理疏导站”,建立起职工心理动态管理档案,掌握职工家庭社会关系、工作生活情况变化,有针对性实施心理疏导,引导职工排除一切干扰,把身心调节到最佳状态,以心理健康确保行为安全。

  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

  安全装备是“体面劳动”的先决条件

  “井下通车了,以后下井就不用急着赶路了!”最近,山东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西部轨道大巷、北部轨道大巷辅助运人系统通车后,职工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随着矿井不断延伸,井下工作面离井口越来越远,最远的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为了减轻职工的旅途负担,唐口煤业公司在西部轨道大巷、北部轨道大巷安设了辅助运人系统,还在大巷内全部安装、更换了照明装置,保证了安全顺利行车。“真想不到我们在千米井下也能坐上‘地铁’!又平稳又舒适,每班能节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呢。”说起辅助运人系统给职工带来的好处,该公司职工黄衍滨乐得合不拢嘴。

  在往年每到夏季来临,唐口煤业公司井下的温度都在30多度以上,2006年,该公司为了让职工免受酷热之苦,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了井下降温系统,近两年又对系统进行了改造,使制冷范围覆盖到了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职工们风趣地说,我们在“空调”屋里挖煤,真是爽得很。

  此外,该集团新矿区自建设以来,斥巨资在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都安装、使用上了现代化的综采、综掘设备,不断提高井下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职工业务技能素质。目前,有70%以上职工达到了技校、高中以上学历。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职工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变化,职工收入连年有所提高,许多职工不但在城里购置了宽敞、舒适的楼房,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真正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用该集团许厂煤矿职工陈鹤龄的话就是:“现在的矿工生活,那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恒源煤电股份公司钱营孜煤矿

  安全环境是“体面劳动”的保障

  如果采煤环境还是像过去那样,肯定是谈不上体面了。恒源煤电股份公司钱营孜矿首先为实现体面劳动,把全面质量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积极营造本质安全环境。以建一流精品工程、创一流安全环境为目标,在开展精品大巷、硐室、采掘头面等质量标准化建设活动的同时,实施井下环境综合治理,各运输大巷、综机工作面、转载点安设自动喷雾装置,实现无尘化清洁生产。安装安全监控监测装置,使用通风安全监控系统,实现瓦斯超限自动报警断电,并在主运输上下山使用乘人索车和助行器装置,减轻员工体能消耗。突出视觉效果和感官感应,创建安全识别系统,对井上下设备实行标色管理,统一规范重要施工地点、场所的安全语音提示、安全警句、安全标志,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通讯员:宁建民 李继峰 付金昌 记者:张 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