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3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有道 香亦有道

王学铭

   日前,天津沉香博物馆举办“沉香艺术文化周”,其间开展交流体验活动,演绎了一段宋代香与茶的故事,在茶人之中产生轰动。

  无独有偶,出差到上海,总要到茶人唐总家里品茶。之所以要去唐总家品茶,是因为每当品茶时,唐总所燃的那一炉香!为品唐总家的茶与香,不惜舍弃客户安排锦江饭店的丰盛宴请;缺席欣赏友人一票难求的、在金茂大厦由德累斯顿交响乐团音乐会的演出邀请。那闻香品茗的一刻,会让人忘乎所以!在我看来,来上海除去必须做的公事外,其他任何事情都是与“唐总所燃的那一炉香”比不得的。

  那是真正的宣德铜炉,配以紫檀盖,上嵌镂空九龙十八动的玳瑁顶芯,炉座是紫檀双层镂空浮雕灵芝如意卷草纹。从那薰炉盖隙中缓缓地飘出的,是不张扬不轻狂,素雅内敛的轻烟,袅然缥缈,恬淡深邃地在室内浮动、缭绕着,冉冉地飘洒着缕缕清新馥郁的清香,神秘地迳自从呼吸中直入心底,先是心旌摇动,继而静如止水,令人无限遐思涌上心头。品着壶艺泰斗顾景舟手制的僧帽壶中旧时普洱的陈韵,似一次灵魂的净化,久久地萦绕在心中的那一缕清香,真可“抵得十年尘梦”。

  茶有道,至今已是尽人皆知了。而香有道,却很朦胧。只知道日本有香道。唐总说,中国人先秦时就用香了,我国的茶文化和香文化在西汉时期形成。有名的文物博山炉,就是香文化的产物。

  至清末战乱频仍,品香炉火,在风雨飘摇中灰飞烟灭。到了近代,品茶、闻香视为封资糟粕,文革更使香文化在大陆绝迹。但在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一些地方,一直仍有中国香文化延续。

  如今,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品茶、闻香又逐渐成为人们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休闲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但有茶文化,还有香文化,沉香可以入茶,用沉香与茶可调成沉香茶,这两种优秀文化,是可以共享的。闻香、品茶,这一经典的生活意趣,凸显的是人生的价值,高雅的生活,也正是现代人的追求。莫怪从中国唐时传到日本的品香文化,竟能成为日本的国宝——“香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