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节前后,四川省宜宾市双星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应翔一直忙碌着,不断地奔波于成都、重庆、北京与宜宾之间。在应翔忙碌的身影中,记者从应翔闪耀着光芒的眼神里,深知他一定又在筹划着新一年的宏伟计划。
独具慧眼兴茶业
八年前,应翔并非从事茶业企业,也从未接触过茶业,然而,一个现象令应翔触目惊心。筠连县有着宜宾早茶区10万亩之大的绿茶基地,每到春茶出产的时候,江浙一带的茶商纷纷前来收购廉价鲜叶,为了赶时间提早上市,有的茶商还将上乘的鲜叶空运回去,加工后装上自己的包装,又从江浙一带源源不断地流向全国,筠连人戏称为“看着别的包装,却喝着自己的茶”。更让人担忧的是,上好的鲜叶没能为广大茶农带来丰收的喜悦,剩下的次等鲜叶又被当地一些小茶厂以更加低廉的价格收购,粗制滥造的炒青茶在市场上泛滥成灾,严重影响着筠连茶业的形象。
有着商业头脑的应翔,在不忍心看到这样恶性循环的现象再演绎下去的同时,也独具慧眼地发现了潜伏的商机。对此,应翔毅然决然地拟投资三百多万元本着“高起点、大品牌”的思路组建双星茶业有限公司。
应翔此举引来不少亲朋好友的担心,并劝他需谨小慎微,而应翔却胸有成竹地说,宜宾地理条件独特,有着不可复制的水热条件,宜宾茶“早”闻名全国,筠连是四川省产茶大县,有上千年的茶叶生产史。19世纪50—80年代,筠连的功夫红茶曾出口欧洲,其茶文化底蕴深厚悠久,再加上拥有10万亩优质绿茶基地,以及前些年发展起来的5万亩小叶苦丁茶基地,其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功夫不负有心人。应翔担当的茶业公司建立起来了,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圣星牌,先后推出了“圣星茗芽”、“圣星翠芽”(苦丁茶)、“筠山翠茗”、“筠山翠芽”( 苦丁茶)等系列产品,且先后荣获四川省第六届“甘露杯”优质名茶、第八届“峨嵋杯”一等奖、筠连县首届“筠竹杯”名茶金奖、宜宾市知名商标、中国宜宾早茶节名茶金奖。同时,企业也成长为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QS产品生产许可认证,并多次荣获质量管理先进单位。企业被中国市场诚信委员会评为“中国市场诚信企业”。应翔的家人和朋友被应翔独具慧眼的商业眼光所折服。
勇扛筠连茶业大旗
筠连,这个地处乌蒙山的山区县,不仅拥有“中国苦丁茶之乡”的美誉,而且有着宜宾早茶区10万亩以上的绿茶资源。2003年下半年,双星茶业公司决定投资200万元在筠连镇白合村建起了第一属于自己的1000亩优质茶园示范基地,到目前为止,优质绿茶基地已建成3000亩。在筠连县委县政府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1115工程”和“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应翔怎能等闲视之,他立即形成了自己的产业思路,也就是构建政府、企业与农民之间共赢的“诺亚方舟”。对此,应翔的诠释是:政府是建造“诺亚方舟”的助推器,而企业则是承担建造“诺亚方舟”风险的造舟人,而茶农则是乘坐“诺亚方舟”的幸福人。在这里头,政府发挥的作用是为企业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支持,而企业发挥的作用是在连接市场与农民的过程中,起到纽带作用,并要负责品牌创立和市场经营,独立承担市场风险,如果亏了,由企业承担,如果赢了,就要将最大化的利益转移到茶农头上,最终的目的是构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农村。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政府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1115工程”和“百千万工程”也就达到了。
在“政府+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思路的指导下,2009年,应翔带领的双星茶业已将商业慧眼瞄准这一市场,并取得明显成效。对此,公司总经理应翔十分理智地对市场潜力和如何促进茶农增收进行了分析。他说:他们新开发的圣星牌苦丁清凉茶,非常适合大众消费,以一个中小规模的餐饮店来计算,每天只需餐饮用茶茶叶成本费用一块钱,几乎不给餐饮店增添任何成本,然而,这看似不起眼的一块钱里,如果双星茶业与中国十大火锅品牌企业都达成了联合开发模式的话,一年可以消化掉筠连10万亩苦丁茶基地修剪下来的全部茶树枝叶,变废为宝,以此来促进广大茶农增收1000万元以上。
在谈到筠连绿茶资源的利用、开发时,应翔说:“以质量安全求生存,以科学管理求效益,以开拓创新谋发展”为发展思路,勇于扛起筠连茶叶产业的大旗。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双星茶业将用三至五年时间,突破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实现1000万元,新建茶叶基地1万亩,带动农民5000户以上,实现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力争建成四川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创四川省知名商标和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
我们相信,应翔带领的双星茶业人,会以独具慧眼的市场眼光抢占到中国诺大的餐饮用茶第一市场,同时,在绿茶领域实现规模、效益的重大突破。我们相信,在筠连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下,通过“政府+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一定能够重铸筠连茶业产业的新辉煌!让“中国苦丁茶之乡”真正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龚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