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代表细听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和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中新社传真 金立冬 摄
“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温家宝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三农”热点的内容多了,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也多了。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报告摘要: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专家解读: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孙中华: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探索和伟大创造。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呈现出数量增长快、带动农户多、产业分布广、服务内容宽等特征,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作用凸显,成为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突出亮点。但从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不断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
发展历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个提法最早出现在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2007年7 月1 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抓紧出台配套法规政策,尽快制定税收优惠办法,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申请承担国家的有关涉农项目。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截至2009年9月底,我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1.16万家。
关键词:家电下乡
报告摘要: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按7.5%征收。
专家解读: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姜风:今年政府对于家电下乡重点将会是管理工作。政府报告中指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与考核,目前已有具体的政策出台,对于零销售企业淘汰机制等在今年都会进一步加大力度。不仅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考核,对于家电下乡整个渠道、物流配送、标识卡以及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特别是产品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将会更加完善,并且管理工作会在今年下乡政策中全面展开。
对于完善补贴标准目前已经明确,而实施办法也有所有改善,从原先全国统一领取办法到现在开始因地制宜的灵活领取方式,将会在今年成为家电下乡又一重点。
发展历程:自2007年12月起,财政部、商务部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进行了家电下乡试点,对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三大类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直补。
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在原来14个省市的基础上,开始向全国推广,产品也从过去的4个增到8个,除了之前推出的品种之外,又新增了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同样享受国家13%的补贴。
财政部统计,2009年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3450万台,销售金额647亿元,累计发放补贴资金75.4亿元,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拉动消费作用明显。
关键词:农业补贴
摘要: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增加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60.4亿元。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公斤分别提高3分、5分和1毛钱,小麦每斤提高3分钱,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加强对产粮大县、养猪大县、养牛大县的财政扶持。
专家解读: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就三农的投入来说,中国的农业已经进入了高补贴的时代。今后再给农民的补贴,一定是两千亿、三千亿的增长。这是全世界的趋势。
发展历程: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种粮农民,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据有关部门统计,良种补贴项目自2002年-2008年,补贴作物由大豆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6大农作物,补贴资金由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21.63亿元,补贴面积由1000万亩扩大到2008年的10.13亿亩。其中,2005年对重点粮食品种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08年农业补贴已经达到1030亿元。2009年农业补贴达到1230亿元,并增加了家电下乡补贴项目。
关键词:土地流转
报告摘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专家解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土地流转不得改变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利益。只要坚持这三个原则,土地流转是允许的。除了“三个不得”之外,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设计,就是中国的农业经营主体到底是谁?一定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规定,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把农户作为农业经营的主体。
发展历程:早在1984年的一号文件中,中央就提出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可以说,从有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土地就一直是允许流转的,就是有一个前提条件,要依法自愿有偿。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明确土地流转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流转服务组织,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这也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了政策支持。
关键词:农业保险
报告摘要:加快发展农业保险。
专家解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俊生:时隔两年之后,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农业保险,对于农业保险的发展是个好消息。我国农业保险还存在立法欠缺、农业保险交易成本太高、缺乏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等问题。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预算将是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一项重要举措。
发展历程: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并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对参加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提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保险业改革,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2009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33.9亿元,同比增长21%;提供风险保障3812亿元,同比增长59%;参保农户1.33亿户,同比增长48%。2009年,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支持的险种新增加了育肥猪保险和森林保险,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达到9个。全国开展的“三农”保险险种达160多个,覆盖了“三农”各个方面。
关键词:收入分配
报告摘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在非配中的调节作用。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专家解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今年把收入分配改革提出来,是因为收入分配问题是关于民生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各个方面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消费的一个前提。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就需要拉动内需、提升消费水平。但是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因为收入低、社会保障还不够健全,所以这一人群的消费拉动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其次在收入分配环节公众最关心的公平出了问题,并因此产生了方方面面的矛盾。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很多矛盾和突出的问题可能就不单单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而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最关键的是,政府有没有抓住关键问题,有没有决心去解决这些问题。
发展历程:虽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第一次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但是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早在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成为扭转贫富的关键词。而农农民土地经营承包权的有序流转,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报告摘要: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范围扩大到23%的县。
专家解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社会保障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可持续性条件。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大幅促进居民消费,巩固和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效果,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发展历程: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连续下发了《关于当前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1号文件,把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2009年8月,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推开了解除广大农民养老后顾之忧的‘新农保’在全国的试点。2010年,国家拟投入53亿投入‘新农保’全国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