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黄伟斌:为了万家灯火

李春霞

图1
图2

  黄伟斌(前左)与揭阳市常务副市长刘小辉到变电站检查协调工作。(图1)

  黄伟斌检查工作现场。(图2) 林晓  

  自2009年“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开展以来,国务院安委办“三项行动”综合组和国家安监总局政策法规司联合开展了“安全生产在行动” 调研活动。此篇为“安全生产在行动”系列报道人物篇之一。

  十年前,黄伟斌是一个满怀诗意的人,用镜头记录电业发展、社会变迁,用诗词记录心境、心声;十年后,黄伟斌把诗意藏在心底,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他不得不放下诗词、放下相机,全身心地投入地方电业发展大计,只为保供电安全、保万家灯火。

  无论在过去的“电老虎”时代,还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电业发展的关键仍然是安全生产。3年前,43岁的黄伟斌由南方电网广东肇庆市供电局副局长调任揭阳市供电局局长。黄伟斌的工作调动是南方电网实行干部异地交流政策的结果,职务提升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揭阳市电业基础薄弱,需要一位有魄力的管理者来开拓局面。

  三年巨变——

  供电量从50亿千瓦时到80亿千瓦时

  1984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电力专业的黄伟斌,分配到肇庆市供电局后,曾在生产、基建、三产等岗位工作过,直到担任副局长,还分管过基建和营销。年轻时候,黄伟斌爱好摄影,是摄影家协会会员。他曾经用镜头记录过肇庆市电业发展和社会变迁,用照片反映百姓眼里的电业发展历程。自从调任揭阳市供电局局长以后,身为管理者的他不得不忍痛割爱,收起相机,全身心地投入揭阳市电网建设和安全供电。

  揭阳,这座1992年才撤县设立地级市的城市,相对肇庆而言,供电系统一直存在基础薄弱、队伍素质偏低等问题。“我刚来的时候,全局供电量为50亿千瓦时,现在已超过80亿千瓦时。”黄伟斌边翻看手机短信边说,“现在,我们将每天的供电量编成短信发送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这个数据的变化足以说明揭阳市供电局的巨变,三年来供电量增长年均接近15%。

  那么,揭阳市供电局依靠什么实现巨变?

  在三年前的揭阳市,老百姓经常抱怨停电,但500千伏的榕江变电站建设项目的征地工作迟迟拿不下来,买回来的设备搁在仓库里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原来,随着揭阳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量增长迅猛,当地百姓对经常停电现象非常不满。于是中国南方电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决定在当地的普宁市兴建一座500千伏的变电站,这就是榕江变电站。

  普宁市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有280多万常住人口,人地紧张矛盾极其突出。兴建变电站是好事,当地百姓拍手称好,但在做征地工作时,谁都不愿意看到家门口竖起电线杆,也不愿意看到自家承包田里立起铁塔。黄伟斌为此感到头疼。

  面对这些问题,黄伟斌从源头抓起,每天跑现场查看情况、找领导汇报工作、与乡村干部一起串村入户与当地农民商谈征地问题。让黄伟斌感动的是,在建设期间,揭阳市委书记陈弘平每周都要听他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其中有四五次是在市委机关食堂里边陪领导吃早餐边汇报工作。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个月的工作,最终解决了征地问题。于是,276座铁塔很快就在普宁县境内竖起来了。

  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协调下,揭阳市供电局很快解决了当地农民的线路青苗赔偿问题。

  “那时,为了确保施工顺利和建设安全,我们每隔10天就开一次现场会。”黄伟斌说,对于个别钉子户的祖坟搬迁问题,还是广安寺主持释耀瑜主动出面协调解决的。释耀瑜在当地德高望重,并且兼任揭阳市政协常委。他认为,建设电站就是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风水宝地”应该让给电站,让给众人,这既是积德行善,也是建设和谐社会。钉子户觉得释耀瑜的话很有道理,就同意了搬迁祖坟。      

  释耀瑜对黄伟斌的评价很高,过去广安寺也经常遭遇停电问题,自从黄伟斌上任以来,不仅地方百姓的抱怨少了,到寺里烧香的人也感觉方便多了,因为寺里安装了电灯、空调等设施。特别是榕江变电站等一大批输变电设施建成后,当地企业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停电或电压不稳定带来的巨大损失,城乡居民也不用担心停电影响日常生活了。这些,释耀瑜都很了解,他在为众生祈福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民生。      

  2007年至2009年三年来,揭阳供电局共新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393万千伏安,输电线路522公里,揭阳电网规模三年翻了一倍多。

  安全生产——

  从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入手

  人们都说“安全是个玻璃球”,但在揭阳市供电局,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硬是将这个玻璃球变成了铁球。2007年5月,黄伟斌到任,立即着手500千伏的榕江变电站建设工作。不到一年时间,榕江变电站于2008年6月建成并正式投产。这个站只有14名员工,且都是年轻人,32岁的站长杨永辉已是站里最老的员工了。

  在担任站长之前,科班出身的杨永辉一直从事变电运行维护工作。担任站长后,他一直感到有压力,不仅仅因为这个站的设备要比220千伏变电站多出几倍,复杂程度前所未有,更因为该站是整个粤东电网的枢纽,如有闪失,关系重大。

  “我们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为总抓手,建立起完善的工作规程,使每一项工作都有规范和标准,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必须严格地按照作业指导书执行操作。所有人都必须持证上岗。”杨永辉说,为管理好这个站,除了详细完备的建章立制之外,还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工作。

  建立起规章制度后,最重要是如何保证员工切实有效执行这些制度。供电局安全监察部主任黄亚坚认为,“在当前,关键还是要靠监督。”

  2009年1~11月,揭阳市供电局共组织督查3200多次,查出违章110多次。对内部员工违章工作,现场给予纠正,并视情节轻重采取通报批评等处罚方式。对施工单位的违章行为,则采取了扣分、罚款和着令停工整顿等形式进行处罚,同时将其违章行为上报广东电网公司,将有严重违章行为的施工单位列入今后招投标单位的“黑名单”。通过这一系列工作,揭阳供电局现场违章率由上年的8%下降到当年的3%。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黄伟斌从自身做起,一切工作以安全生产为重。由于家在肇庆,离揭阳近7个小时的路程,他常常一周都回不了一次家,平时就住在局里职工宿舍里。供电局办公室副主任林树新经常跟随黄伟斌去变电站等现场检查工作,“他每个月至少去现场六七次,检查运行、建设、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等情况。有时候,他也担当安全督查队员的角色。”      

  “他简直是火眼金睛。”林树新说,有一次去现场检查,他发现施工人员用的梯子没有防滑措施,马上制止了施工人员操作,并要求施工人员立即将塑料防滑套套上去。还有一次检查,他发现一名工作负责人胸卡上的名字与工作票上签名不一致,出现了“张冠李戴”冒充别人工作的问题。他当即下令全场停工整顿。      

  仅靠以身作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黄伟斌通过调研发现,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才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      

  对于新进企业的新员工,黄伟斌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研究决定,在全局实施“师带徒”制度。杨子明是广东工业大学电力专业2008年的毕业生,进入电业局变电部后,就认2005年毕业的班长王锦鹏为师傅。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跟班学习,杨子明将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半年后顺利地通过了上级组织的考试,由实习员工变成了正式值班员,实现了持证上岗。杨子明说,他们不仅有“师带徒”制度,还有多级培训制度,班组、部门、供电局和广东电网公司每年都安排培训,其中以班组培训时间最多,主要针对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结合现场设备和工作实际进行,实现了有的放矢。      

  2009年,揭阳供电局的员工培训费用近200多万元,共培训各级人员1万多人次,除了班组培训外,每名员工接受培训的时间不少于50小时。班组培训时间则大大超过这个时间,而每年一次的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则比其他考试更严格,所有员工必须达到满分才能持证上岗,因为“安全差半分就可能导致事故”。      

  在高压、动态的运行电网中,很多设备和突发状况不能够完全实现可控状态,电网的安全风险时刻存在,“我们必须将风险细化再细化,在加强巡视、检查、维护、改造等工作的同时,更重要的就是对每个环节经常进行事故预想并编制详尽可行的应急预案。”黄伟斌说,他们的应急预案做得很详尽。      

  即使这样步步为营,黄伟斌仍然感到安全生产的压力。因为除变电站外,电网的另一组成部分是输电线路。揭阳供电局管理着近2000公里的线路,这些线路连同铁塔广泛分布于广袤的山川平原间,树木影响、违章建筑、人为破坏等安全隐患时刻存在。除此之外,“春天的飞鸟,夏天的台风,秋天的山火,冬天的积污等自然现象都会给线路带来隐患。”黄伟斌用富有诗意的话道出线路维护工作的艰辛。

  “还有些事情是无法预料的,比如,去年就发生过一名农民工因为领不到工资,就爬上铁塔准备自杀的事情。为了解救这名农民工,我们不得不停电救人。”负责线路维护的输电部副主任林俊标对类似事件感到很无奈。

  为了确保线路安全,黄伟斌和供电局领导班子经过调研发现,加大宣传力度、落实技术防范措施和发展“群众护线员”等都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为提高防盗能力,我们在全市范围内3000多座铁塔全部用上了防盗螺丝。同时,在重要地段树起大型警告牌,在节日期间向线路周边群众发放印有《电力保护条例》的台历。”黄伟斌说,最重要的是发展“群众护线员”,找当地有威望的人兼任护线员,每个月补助他们每人200元,由他们按时巡查线路安全状况,并及时上报信息。

  30多岁的林横是揭东县锡中村的知名人物,他在村里说话很有分量,自从他担任护线员后,线路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对这些护线员,我们会定期与他们签订协议,并派业务骨干定期培训相关业务,教会他们如何护线。比如,看看电线杆上有没有鸟窝,塔材和电缆是否被盗等。”黄伟斌说,实践证明,群众护线制度的推广效果明显,近两年线路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担当责任——

  全力保证供电安全

  黄伟斌认为,作为企业特别是央企,更要担当社会责任。

  揭阳运通公司副总经理黄泽鸿对揭阳供电局是“感恩戴德”。以生产塑料薄膜为主业的运通公司是用电大户,有4条生产线,每天每条生产线的产量达120吨,全年用电量达6000多万千瓦时,电费3000多万元。

  黄泽鸿说:“我为什么要感谢供电局,特别是感谢黄伟斌局长,是他来了之后,我们企业的损失减少了,用电稳定了,生产安全了。”

  原来,三年前,揭阳市供电状况很不稳定,不仅电压不稳,而且经常停电。“如果电压不稳,整条生产线就得停下来,一次损失三四吨料不算,还容易造成机械故障,带来生产安全隐患。如果停一次电,我们就得减少产量价值百万元,损失四五万元。”黄泽鸿说,现在这些现象都没有了,偶尔检修线路,电业局也会提前几天给企业打招呼。在供电安全的情况下,运通公司又买下300多亩地,准备再上几条生产线。

  华裕带钢有限公司是揭阳市最大的轧钢企业之一。总经理黄文丰认为,这几年企业的业绩越来越好,离不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如果电压不稳定或者突然停电,会造成炉料损失和电机损伤,有时候还会造成事故。”黄文丰说,如果一次停电,几十万元就没有了。最重要的是,由于这几年供电稳定,而且供电局与企业的互动沟通加强了,企业不再担心负荷和错峰等问题,产量增加了,效益也就好了。

  南峰塑胶公司总经理柳练丰是市人大代表,他的企业每年要交350多万元电费。

  柳练丰认为,电业局最大的变化是由过去的垄断型企业变成了服务型企业。让柳练丰感触最深的是,供电局每年都要定期召开客户座谈会,了解供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客户需求。“三年前,我还经常给供电局提意见,现在我真的没有意见可提了。”柳练丰坦诚地说,电业局在今年全市行风评议中排名第一是“名副其实”的。

  黄伟斌表示,即使一些企业没有意见,定期召开客户座谈会的制度仍然要坚持下去,因为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供电局还会有新的要求。

  揭阳市通宇公司总经理周益初与供电局打交道次数较多,因为他的企业用电量大,供电局建议他自建变电站。他之所以认识黄伟斌,是因为这位供电局长曾到他的变电站检查过两次工作。“有他们的支持和指导,我既不担心用电问题,也不担心安全问题。”周益初对黄伟斌满怀感激,“原来老厂用电,有三天不停电就OK了”。现在那个老厂还在生产,但供电早已正常。

  黄伟斌认为,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更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扶助弱势群体。揭阳供电局下属的东山供电所,自2004年起就成立了青年自愿者服务队,并设立扶助基金,发动全体员工踊跃捐款,每年都多次组织到供电区域内的下岗职工、五保户、孤寡老人等贫困群众家里开展慰问活动,同时免费为他们更换改造破旧用电线路和灯具。

  无论工作多忙,黄伟斌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参加几次慰问活动。三年来,共慰问困难户近三百户,送出慰问金近10万元,改造线路3000多米,更换节能灯具、开关和插座等300多个。东山区淡浦村贫困村民、78岁的林美吟阿婆独自抚养着两个未成年的孙子。这几年老人和孩子每月都能得到50多元的扶助金和一些日常用品。每次电业局工作人员来慰问时,老人都热泪盈眶地表达相同的感激之情,“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电业局干部职工,你们都是好人啊!”退休老教师林木河这样评价供电系统的志愿者,“你们不单是光明使者,而且是爱心使者”。

  “建这个变电站,不仅我家不用种地了,而且全村的经济发展快了很多。”揭阳500千伏榕江变电站的炊事员劳少弟如是说。劳少弟原是普宁市广太镇多年铺村农民,因为征地被安置到变电站工作。作为榕江站所在地的多年铺村,建变电站征用该村100多亩山坡地。

  为减轻当地群众的生活压力,揭阳供电局主动承担责任,黄伟斌提出要尽一切办法帮扶多年铺村发展经济。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就地雇用的工人全部使用当地人;电站建成后,经过严格挑选,保安、炊事员等辅助岗位全部录用当地人。此外,还发动供电局员工捐款帮助村老年人活动室建设。同时,联合村委会在建设进站道路时一并考虑了进村道路的建设,建成一条连接村到省道的道路。

  “路通财通”,过去依靠培养花卉苗木的多年铺村,曾一直受困于“路不通”的瓶颈从此打开,当地的经济发展更快了。

  经济发展永远离不开“电力先行”。多年铺村因为榕江变电站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揭阳市还有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制于电力发展,黄伟斌为此而奔波……

  比如,去年以来,揭阳市揭东县分管电力的副县长蔡淡群就经常电话联系黄伟斌,因为这几年全县经济发展很快,需要供电局的支持。虽然2009年12月23日,揭东县又投运了一座220千伏的变电站,但全县特别是工业开发区的用电仍显紧张。揭东工业开发区有170多家企业,还需要建设更多的变电站来保障供应。

  面对揭阳的经济发展之快速度,黄伟斌感到任重道远。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