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2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农产品依托品牌走俏市场


  “有了品牌就是不一样,你看,自从注册了‘凤林牌皇帝桔’这个商标,每天都有县城和南宁的消费者或打电话或亲自开车到果场买果,一天可卖50多箱1000公斤左右,今年村里300多亩皇帝桔不愁没有销路了。”广西武鸣县罗波镇凤林村果场场主梁建益在接订购电话时喜悦地说。

  如今,像梁建益这样受益于品牌效益的农户还有很多。目前武鸣全县各类农产品注册商标达52个,涵盖了种植、养殖和甘蔗加工、木薯加工、粮食加工、豆类加工等多个领域。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来,武鸣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都市农业等现代农业。积极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积极推进良种甘蔗、良种木薯、优质香米、优质水果、速生丰产林等农业生产示范基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进一步把强化农产品基地实施建设,规范生产程序和生产标准作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大注册力度,打造名优特品牌,使一大批农产品带上商标走向市场。目前,该县16类52种注册商标的农副产品中,有10多种被评为国家及自治区级优质农副产品,真正打造出一条由伊岭牌香米、灵水牌龙眼、淝阳牌红橙、石牛牌干笋、旋威牌辣椒、甘家界牌柠檬鸭、景雅轩牌茶叶等远近闻名的农产品组成的、富有武鸣地方特色的“精品廊”。

  注册商标使武鸣县农副产品有了“身份证”,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当地许多农民经纪人打着响亮的农副产品“身份证”走南闯北,大力推销,实现了“产销共赢”。府城镇渌龙村的甜笋干原来只在县内销售,价格不高,注册“石牛”商标后,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价格实现大幅度上扬,由原来的每公斤40元提高到每公斤125元,有效地促进了群众增产增收。

  2009年,武鸣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9.07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总值的一半以上来自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58元,同比增长9.6%。

(李勇锋)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