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著名学者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中国茶的国际竞争力,以便构建更加安全、稳定的出口产业链。
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主要包括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将最终影响行业的利润潜力变化。
那么,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茶的“五力”都是些什么因素呢?
首先,中国茶产品的供应商是茶农,出口企业跟茶农是什么关系?相互之间有没有构建起互利双赢的长期合作?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出口企业和地方监管部门的重视,茶农在茶叶出口领域的收益必须得到维护。印度茶农与出口企业之间的纷争,曾经对印度出口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引以为戒。
其次,中国茶的购买者是海外消费者。对海外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我们业内还没有做深入的研究,需要我们继续补充学习。
第三,中国茶的潜在竞争者在哪里?越南、印尼、阿根廷等国,茶叶生产都在稳步增加,并在蚕食一部分中国茶的市场份额。
第四,中国茶的竞争者有什么动态?印度、斯里兰卡、立顿、川宁等,都应该引起我们广泛的关注,并开展详细的应对策略研究。
第五,中国茶的替代品是谁?咖啡、可可、可乐等是众所周知的显性替代品,那么,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它的潜在替代品?对此,我们行业内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甚至连详细的专业研究都没有。
比这些分析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来密切观察各个方面的最新动向,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提高我们的“理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