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驻广西记者 袁林寿 通讯员 李敏)近年来,广西灵川县供销合作社通过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来推动灵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早在全国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前,灵川县就成立了灵田农蔬果专业合作社,引导、组织农户开展农业种养。2009年,灵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迎来高峰期,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截至2009年12底,全县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9家,注册资金达2640万元,社员人数3860人,带动农户8300多户,全年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的农副产品销售额在1.9亿元以上,充分发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灵川农产品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以及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同时,灵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如以龙头企业依托型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民”模式、以协会依托型的“协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农户”模式等等,较好地解决了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潭下镇柏林芳等3家专业合作社申报的5000亩柑橘果园基地,经过桂林出入境检疫局两年3次严格考核,1万吨柑橘果品终于有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2009年出口东盟2000多吨,占全县出口水果总量的100%。
今年1月中旬,广西灵川县人民政府专门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暨农产品流通经纪人表彰大会,对2009年度为灵川经济的发展、帮助农民致富做出贡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经纪人进行表彰,获此荣誉的有10个专业合作社,12名农产品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