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一场飘雪,骤然间让山乡寒冷了几许。1月30日清晨7点,地处兰州市皋兰县高海拔北部山区的黑石川乡甜水井村,由农行皋兰县支行牵头扶持创办的“皋兰县腾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早已是一派忙乎的景象。合作社的养鸡专业户们正帮忙给来自青海、宁夏、兰州、临夏等地的收购商家过秤、装车;一辆辆满载活禽的大货车陆续驶出村外,农家一只只山土鸡销往大市场。正忙着组织一家一户出售农家山土鸡的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佑文说:“‘惠农卡’帮我们办起的专业合作社,让村里的养鸡专业户同行不再是‘冤家’。现在,一家一户都是利益共同体,从此大家‘抱团’可以放心地共同来致富。”
甘肃省皋兰县黑石川乡甜水井村现在的养鸡农家每双月出栏土山鸡大约在5万只以上。这儿地处山区高海拔地区,加上品种鸡又以玉米、豆粕、豆油等为食,品质好、销路广。早在三年前一家一户刚兴办养殖场那阵子,农户们的确风光了几天。可是好景不长。由于饲养、销售是分散式的原始模式,一些养殖户之间存在价格上恶性竞争现象,导致一只鸡最低时只卖10元钱左右,有的甚至连本都收不回来。而更多的是农户间相互猜疑,有的甚至成为冤家对头,怨气不断。无奈,不出一年,养殖户一家连着一家纷纷歇业了。
去年3月,农行皋兰县支行在逐户调查“惠农卡”小额贷款业务时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当地农民创办养鸡产业还是有一定的前景。于是由农行牵头,找来由养殖户一致推荐的养殖专业大户高佑文担任“皋兰县腾达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联合村里村外上百户养鸡农家成立起了全乡第一家养殖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刚成立,农行“三农”客户部定期给农户办诚信培训班,并建议由合作社理事长高佑文把好信誉户准入关口,凭农行惠农卡为39家养殖户贷款43万元,开通了业务转账电话。还帮专业户统一建标准化鸡舍、购鸡苗、买饲料、搞防疫。到第一棚山土鸡出栏时,由于合作社积极运作跑销路市场,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上门收购,农户家家养殖的土山鸡都卖上了好价钱,从此靠合作社致富的劲头更足了。合作社也由此从单一的养鸡拓展到养羊、养猪、养牛等养殖多样化,社员一下子发展到109户。
“我来给你算算增收账。”去年新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社、皋兰县黑石川乡三和村农民彭祝志掰着手指说,“去年6月初第一棚净赚了5200元;第二棚净赚了4060元;第三棚净赚了1.1万元;第四棚净赚了1.3万元,加上马上出栏的第五棚,少说也有4万多元的净收成。合作社帮了农民的大忙哩!”
如今,在皋兰县7个乡镇,由农行“惠农卡”创办以“合作社+农户+农行”的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5家,贷款额多达316.2万元。这种以“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社员受益、农行扶持”为原则,以农户为基础,依托当地种植、养殖、贩运、保鲜等产业优势成立的专业合作社,正在鼓起山区农民的钱袋子。去年新组建的“腾达养殖”、“金骆驼农产品栽培”、“成达养殖种植”、“银海养猪”、“绿源红砂洋芋”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由农民自主选举合作社负责人,农行委托其负责人把好小额信贷诚信贷款准入关,建立章程和制度,农民“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并随时随地可以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配套服务,组织农民“抱团”闯市场,实现了农民与市场间的“无缝”连接,开辟了农产品入市的“绿色通道”,促进了农民依托产业增收致富。在销售上,合作社建立起了自己的销售网络,拓宽了产品准入市场的渠道。到目前, 5家合作社实现总收入216万元以上,户均增收1.2万元。
高佑文说:“自从组建了专业合作社,村里原来分散、分户的养殖销售模式转化成了集体合作模式。农户在品种引进、生产销售、资金信贷等方面都有合作社来做保证,降低了养殖风险,实现了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社员与合作社真正变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共同体。” (魏周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