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2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正味铁观音叹息
——对铁观音现状的忧虑
洪治

  我从事铁观音的经营已有14年,十余年深入安溪茶乡一线收购茶叶、调研市场。亲眼见证着铁观音的发展,我为铁观音的成功营销、所占的市场份额和名声日隆的知名度而惊讶、惊喜。

  然而,最近三五年来的铁观音市场,让很多顾客和经销商越来越迷茫,铁观音越做越绿、越来越难喝,拖酸茶、消青茶、消正茶等问题茶充斥市场,我不禁感叹铁观音有史二百六十年来,品类从来没像现在这么混乱过!我为铁观音的现状表示担忧和叹息。

  我在一线调研收茶、销售铁观音十余年,发现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茶园种植缺少科学指导,过度开垦,安溪漫山遍野都是茶园,失去或接近失去了良好的周边环境。由于森林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贫化。

  现有的国标、行标脱离实际使用需要,几乎不被采用。铁观音的生产标准有国标、有行标,但却没有适用可行的标准。多数经营单位,铁观音既无产品级别、又无定价,卖茶全凭感觉,临场发挥,十分混乱。

  茶叶越做越绿,味道越来越怪异,拖酸茶、消青茶等怪茶远远多于正味茶。铁观音的加工讲究天、地、人的结合,和绿茶不同,发酵(分为晒青、晾青和摇青)是铁观音的关键技术,摇青不到位苦涩,摇青过了有水味、容易变质;晾青不到位有青味,过了则变质成为消正茶、消青茶和拖酸茶;杀青时,锅温太低了颜色乌,香气不高,锅温太高了容易炒糊;炒茶时,时间短了不透,长了则有焦糊味。

  做出好茶特别难,所有技术,都要制茶师傅根据经验自己感悟、把握。现在的铁观音市场,已被部分茶商误导,而茶农又被市场误导,为了片面追求成品茶的绿色,故意延长摊晾时间,造成茶青不同程度变质。有部分茶农学台湾乌龙茶轻发酵,摇青不足发酵不到位,有苦水味。

  前几年市场曾流行既酸又馊的拖酸茶,殊不知酸、馊、闷、糊都是茶叶质量问题。我的很多顾客和茶友问,铁观音的绿叶红镶边怎么不见了,观音韵怎么没了?还有一个茶商朋友,以前年年去安溪收购茶叶,但是2005年后他就不去了,他说现在的铁观音太难喝,他后来甚至放弃了铁观音的经营。

  近年来怪茶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但我从一开始就抵制,时间最能说明一切。事实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现在做拖酸茶、喝拖酸茶的人就少多了。

  2009年秋,是我去安溪收茶这么多年来怪茶最多的一年,几乎收不到正味茶,这也是我感觉最难受的一年。收了两天都没希望啦,实在没办法我便在祥华乡海拔一千多米的村子里驻扎下来,按平均比市场价高10%-20%的价格,挨家挨户和茶农打招呼订做茶叶,深入到农户家中指导茶农怎样摇青、何时杀青、如何包揉做形,耐心地向茶农们讲解焦糊味不是香味及正味茶的常识性知识。收茶时,我客观地给茶农点评加工的优点和不足,对做得好的予以价格鼓励。每天晚上,我会将当日收购情况、茶农的先进经验和当日注意事项用短信息群发给茶农。几天下来,我便和茶农们打成一片,交上了朋友。

  说来可笑,很多安溪茶商竟然不知道何为正味茶,把颜色不好、发黄的都叫做正味茶。其实,正味茶的特点是:毛茶茶梗半红半绿,干茶铁褐色,微泛黄,叶底发黄有光泽(嫩度好的茶叶底像黄的香蕉皮色);香气纯而不杂,能在口中保留一段时间;滋味纯净顺滑,无酸、馊、臭等异味,无明显的糊味和老火味;普遍有观音韵、回味悠长,喝后口不干、不渴、不乏味。

  2009年11月初,安溪邻近的两个县也想在红火的铁观音市场分一杯粥,由政府带队,先后率领二十余厂商来京宣传造势,推销铁观音,活动场面轰轰烈烈,歌舞助兴,热闹喧哗,还给地方十大制茶能手颁奖。两次,我尝遍了所有展位,却难寻正味茶,可悲啊!

  我坚信,安溪铁观音最终一定会回归到正味茶的路上来,我期待着这一天早早到来。立志做一个有思想、有立场的茶人是我的事业观。今后,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将身体力行宣传正味茶。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