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棉花产业相比,当前中国的棉花产业仍处于整合阶段,而美国棉花产业已经步入了产业成熟期。2006年6月美国国际棉花协会(CCI)上海办事处成立,“美国棉花”在中国的推广活动自此开始。与“美国棉花”相比,“中国棉花”标志也刚刚起步。纵观“美国棉花”三年多里的推广活动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
一、参加行业展会
中国纺织和服装行业最具代表性的面料展——上海面料展,对于美国国际棉花协会来说,参加行业展会是一个绝佳的平台将买家和面料卖家们联系起来,并以他们的服务来支持全球范围内的纺织服装行业。从2006年至今,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已经连续参展了4年的上海面料展。
2006年,参加2006上海面料展。
2009年,亮相2009中国国际家纺博览会。
2009年,参加中国面料展。
二、主办或参与纯棉主题活动
通过举办或参与活动,树立“美国棉花”的品牌形象,传播了“美国棉花”的文化内涵,直接地与目标受众接触,让其全面、直观地了解“美国棉花”。同时,受众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加速了其对“美国棉花”的认知过程。
2006年,在北京举行了“夏日美棉冰点时尚”的时装汇演,展示纯棉时装。
2007年,举行COTTON USA美棉艺术节。
2007年,支持“美棉杯——纯棉一刻”摄影大赛。
2008年在首尔开展“婴儿棉产品节”零售促销活动。
“棉花-超乎你的想象TM”2008年路演活动。
2008年,联合国际品牌开展市场推广活动。
2009年,在中国首次放飞纯棉风筝,启动“棉花-超乎你的想象”TM2009系列活动。
2009年,举办“棉花奇妙展”。
2009年,在泰国举行“棉花日”活动。
2009年,参加中国时尚女装品牌发布会。
2009年,在上海举行首个以棉花为主题的体验展览“棉花奇妙展”。
三、明星效应
对于明星代言广告,我们并不陌生,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使用影视明星代言“美国棉花”,并让明星参与“美国棉花”标志的活动中来,通过明星效应,扩大“美国棉花”的影响力和人们对其的认识。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以形象代言的方式传达“美国棉花”标志的独特、鲜明的个性主张,使“美国棉花”标志得以与目标消费群建立某种联系,顺利进入消费者的生活和视野,达到与之心灵的深层沟通,并在其心中树立某种印象和地位,使品牌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带有附加价值的符码。
2007年、2008年,周迅成为“美国棉花”标志的代言人。
2009年、2010年,徐熙媛(大S)代言“美国棉花”。
四、加强与媒介沟通
通过媒介传播诉诸目标受众,从而在品牌如云的市场中树立和打造纯棉、时尚、环保的个性化品牌形象。
每次活动美国国际棉花协会都将邀请棉纺行业以及具有影响力的媒体进行报道,并且每年都召集棉纺行业的媒体一起探讨棉纺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