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四川省宜宾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宜宾醒世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蓉就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等问题提交了《以‘宜宾早茶’的飞跃,带动宜宾茶业的发展》议案,同时也就企业2010年的打算等接受了宜宾电视台、宜宾日报、晚报等的采访。
陈蓉指出,去年,四川省政府提出,用3—5年的时间,打造1—2个全国知名大品牌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发展思路。纳入这一发展战略的不仅有基础较好、影响较大的“峨眉山茶”、“蒙顶山茶”、川北“富硒茶”、还有“宜宾早茶”,这一发展思路为“宜宾早茶”走出四川、走向全国提供了非常好的政策导向与发展机遇。
宜宾茶叶以时间最早、生态环保等特点闻名全国,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同时,宜宾茶叶具有传统的规模优势,据了解,到2012年,全市茶园面积有望达到80万亩以上,其中,早茶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茶叶综合产值达到80亿元,农业产值达20亿元以上;新增茶叶初、精、深加工能力4万吨以上,名优茶比例达到60%,宜宾产业规模将重回全省第一。因此,宜宾应紧紧抓住、发挥这一独特优势,把宜宾茶产业做成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企业可抓住宜宾茶“早”的特点从茶叶生产、产品结构、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统筹规划,逐步由做生产发展到做企业,最后达到做文化的产业高度,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企业可通过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从品牌价值的高度去研究市场、发现市场、培育市场,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创新消费观念,引领消费潮流,提升宜宾茶业在全国的整体品牌形象。
陈蓉感到,宜宾茶业拥有以上优势,市委、市政府也从2008年开始着手打造“早茶节”,但这离宜宾真正树立起“早茶”这一块金字招牌还远远不够。作为一名从事了十年宜宾茶产业发展工作的人大代表,深感责任重大,因此就打造“宜宾早茶”品牌提出了自己的议案。
她在议案中指出,一,建议市委政府加大“宜宾早茶”打造力度,在“早”字上做足、做深、做透、做响,既有品牌效应,又有规模效应,形成独具特色的宜宾早茶品牌文化,把“宜宾早茶”打造成继宜宾白酒之后又一城市名片;二,建议成立研究“宜宾早茶”公共品牌策划和整体营销的班子。以政府、协会、企业为一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地域的开发。如江西南昌地区9家企业联合在北京马连道对外打造“江西绿茶”就是一个成功的发展模式;三、建议利用地域名产品的优势进行有机的、战略捆绑式发展模式的研究。比如利用世界名酒“五粮液”的优势,产生对茶产业的辐射作用;四、建议通过市政府安排部署,由全国内各大媒体大势宣传“宜宾早茶”,并探索形成职能部门、媒体、企业三方良性互动的合作模式。比如吴光镭市长曾对宜宾电视台立足媒体创意、策划优势,发展媒体产业链,提出的“宜宾早茶品牌建设座谈会”设想给予充分肯定,要求电视台要从提升宜宾茶业知名度、美誉度的高度,创新思维,与企业加强交流、合作,探索品牌建设的新路子、新办法,形成媒体、企业良性互动的格局,实现企业、媒体双赢的目的。 (王克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