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1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海南罗非鱼“游”遍世界
——记海南果蔬食品配送有限公司
李 威

  在海南,说起罗非鱼,几乎家喻户晓,“一条鱼”产业带动了全省10多万人的就业,撑起了该省水产养殖的半壁江山,已成为带富一方的支柱产业。

  说起海南果蔬食品配送有限公司和公司董事长张金诚,人人都竖起大拇指,正是这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企业第一个将海南的罗非鱼带出国门,带动了全省罗非鱼的出口热潮,使得罗非鱼产业在海南飞速发展。

  一次改变创造的契机

  关于海南果蔬与罗非鱼的故事还得从头讲起。海南果蔬成立于1994年,当时是隶属海南省供销合作社的地方企业,主要从事水产品的简单加工和内销。1998年公司成为海南省首家获得输往美国水产品HACCP验证和欧盟EEC注册的省水产加工龙头企业,从此开始涉足水产品出口。

  2001年,海南果蔬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注入75%的资金,公司得以添置设备,完善设施,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由此具备了年加工水产品原料2万吨、深加工水产品8000吨的生产能力,同时拥有水果、蔬菜冷藏保鲜库1000吨,年吞吐能力2万吨。

  在最初的时间,公司因为从事南美白对虾的加工出口,一度发展迅猛。然而在2004年,美国发起了对中国对虾的反倾销,以海外市场为主的海南果蔬立马陷入险境。

  “当时虾农卖不掉虾,都急得直哭,水产品加工厂进入停顿状态,公司一时有点迷失方向。”张金诚回忆说,当时他刚来公司半年,对公司的领导班子不熟悉,又面临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一年熬白了很多头发。

  然而,拥有食品专业硕士学历的张金诚毕竟身手不凡,他先在湖北高校从事10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获得湖北青年科技精英和新长征突击手等多个荣誉。而后辗转于深圳等地的农产品企业,兼备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经验。

  在很多企业仍深感迷茫时,他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终于找到了一丝曙光。“当时中国对虾被美国拒之门外,但同时欧盟却对中国的罗非鱼放开了大门,美国也进口中国的罗非鱼,于是,我把目光转向了罗非鱼。”

  但海南果蔬之前并没有从事过罗非鱼的加工出口业务,张金诚亲自去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考察,摸清欧盟国家进口罗非鱼的标准和要求,回国后就做出了一个对海南果蔬,甚至海南水产养殖影响重大的决定:全力做罗非鱼的加工出口。

  很快,海南果蔬的罗非鱼很快打进了欧盟市场,由此一路发展迅速,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一个月几个货柜,逐渐发展到目前一个月十几个货柜,三十多个养殖场,年产罗非鱼近万吨,出口创汇近千万美元。

  “蓝海战略”的字眼

  打入欧盟市场并非易事,而罗非鱼出口的门槛之高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上马罗非鱼项目后,张金诚压力很大,如何才能使海南果蔬加工出口的罗非鱼符合人家的标准呢?

  仔细考虑后,他觉得必须从源头抓起,而建立从养殖到加工的一整套安全体系,单靠公司的力量显得有些薄弱,张金诚就想到了“蓝海战略”的字眼。“和养殖基地合作当时像是必走之路,严格按照欧盟进口标准他们养殖罗非鱼,同时,统一鱼苗,统一供料,统一技术,经常抽样检查,出口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

  这样做得效果比较明显,严格的质量管理给海南果蔬的罗非鱼在出口行业中带来了公认的口碑,也因此产生了良好的效益,现在和多个养殖场和专业合作社都有合作,带动数百渔民致富。

  在交谈中,张金诚对海南果蔬带动渔民致富的说法很是坦诚。“这并不是说我或者公司有多崇高,而是在做这个事的时候,确实想让生活比较艰苦的渔民富起来,这是供销合作社的一种责任。”

  在为农服务上,海南果蔬每年都拿出专门资金,无偿地对专业合作社和渔民进行培训。

  海南果蔬的“蓝海战略”显然是成功的,如今,公司已建立了产业加工外销体系,建立了产品可追溯体系,建立了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和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该体系成功入选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编著的《HACCP认证与百家著名食品企业案例分析》与《食品中的危害与安全监控要典》两部专著案例。

  如今,在海南果蔬的带领下,海南罗非鱼加工产品整体质量得以提升,增强了海南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海南省罗非鱼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近三成,2009年罗非鱼养殖面积超过50万亩,罗非鱼已经超过对虾、带鱼,成为海南水产品出口量最大的拳头产品,罗非鱼的海外市场也在不断扩展。

  品牌建设和企业战略

  张金诚说公司的口号是“打造一套从鱼塘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体系”,目前已经达到了预期,但海南果蔬并未止步,接下来要走品牌之路。

  “说到三文鱼,大家想到的是挪威,说到金枪鱼,大家想到的是墨西哥,我们也可以有一天让大家说到罗非鱼时,想到的是中国。”张金诚表示。

  目前,包括海南在内中国出口罗非鱼并未形成强有力的国际品牌,大部分还是贴牌生产,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大部分利润被国外的贴牌公司赚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出口,拥有自主品牌是罗非鱼行业和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海南具有打造品牌的优势,海南由于先天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被誉为生态岛、绿色岛和健康岛,生态游品牌响当当。而且省内的罗非鱼也已形成了规范的养殖模式及成熟的加工技术,有创建罗非鱼品牌的极佳条件。

  在这个形势下,海南果蔬早已有所行动,于2006年就前瞻性地注册了“生态岛”品牌,同时也取得了代表质量安全的"QS"认证,而且"生态岛"罗非鱼片被评为海南省名牌产品。目前“生态岛”的牌子已经在国内市场创出路子,张金诚介绍:“目前来看,品牌对海南果蔬罗非鱼价格和品质的提升,对于罗非鱼市场的开拓,都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张金诚希望有一天,“生态岛”品牌能在国外设立直营店,唱响国际,海南果蔬再迈一个新的台阶。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