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比利时老太的中国茶生活


  2009年末,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举办。在被称为“欧洲之都”的布鲁塞尔,中国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而作为艺术节信息中心的中国茶楼更是成为中欧文化直接交流的平台。

  茶楼位于布鲁塞尔市中心,被装饰得中国味十足,从下到上挂满了5000多个红黄两色的灯笼,大门前用红色柱子架起了中国牌楼式的拱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茶楼老板却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比利时老太太——亚历桑德拉。

  始创于1969年的欧罗巴利亚艺术节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2009年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茶香四溢的中国茶楼是此次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信息中心,有关展览及文化活动的信息都从这里发布。中国的茶叶也顺理成章地成了这次艺术节活动的主角之一。

  亚历桑德拉在茶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们对中国茶非常感兴趣,中国茶和中国茶楼已经成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一个热点。我很惊奇在比利时有那么多中国茶叶的爱好者。”

  茶楼里还向公众展示丝绸、毛纺、竹制品等中国特色产品,以及关于中国茶叶的书籍和产自中国不同地方的茶具。亚历桑德拉告诉记者,“事实上,中国茶楼就是一个和真实中国相聚的地方。”

  亚历桑德拉对中国的绿茶、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等都知之颇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茶叶改变了她的后半生。8年前,她的丈夫不幸去世,她和4个孩子的生活只能靠她一人扛起。幸运的是,学汉学的大女儿毕业后在比利时驻中国上海的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随后亚历桑德拉应邀去探访女儿。她告诉记者,就在上海,她与中国茶结缘,于是结束了悲伤,开始了她后半生全新的生活。

  亚历桑德拉回忆道:“我到上海一周后,就爱上了中国。我的女儿每天必须去工作,不能陪我,所以我老和一些中国人在一起,但是我不会说一句中文,他们也不大会讲英文,所以我们不得不喝很多茶。我整天泡在茶馆里……一杯一杯地品茶。”

  亚历桑德拉不无兴奋地对记者说:“后来,当和中国朋友在一起品味茶叶的芳香时,我终于找到了感觉,一种超越语言的感觉。我们从茶开始说起,随后我们说到生活,我感觉到我们之间的信任不断上升,并由此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与此同时,亚历桑德拉开始与别人谈论起茶叶生意,不久她就做起了茶叶和与之相关产品的小生意,并一直延续至今,这是她以前从未曾想到过的事情。之后,亚历桑德拉由于探望女儿和生意上的事多次去过中国。

  “每次我从中国回来,我的比利时朋友就会问我,你看上去真好,究竟在中国做了些什么?我告诉他们,我喝茶了。”

  正是缘于亚历桑德拉对中国茶的了解和热爱以及她的经历,她的中国茶楼成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信息中心。她现在很忙,每周在茶楼工作6天,每天12小时,客人多时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但不管多忙,她从来都不会忘记喝上一杯自己泡的茶。她说:“真的,茶让我的生活如此不同,给了我如此多的精彩感受。在过去的8年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刘秀荣 王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