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联松,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原上海市日用杂品公司副经理,1999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日前,在“影响中国供销合作社60年”活动颁奖典礼上,曾联松获得了“60年60人之社会贡献奖”。本报记者专程赴珠海采访其长子曾一冲。在采访中,曾一冲回忆了父亲设计国旗的前后情况,以及父亲在供销合作社工作的点点滴滴。
记 者:曾先生您好,您自己记忆中或者从周围人那里了解到的父亲设计国旗前后的一些情况能不能跟我们讲一讲?
曾一冲:我是1948年跟母亲到上海来,而父亲是1947年到上海的,当时在上海经济通讯社工作,这是一个地下党收集经济情报的单位。父亲夏天的时候,会陪我抓蟋蟀,斗蟋蟀。1949年天气比较热,我想叫他跟我一起抓蟋蟀,他那时候正在忙设计国旗的事情,没有时间陪我玩,我记得那时候每天扫地都会扫出来很多红的、黄的、绿的蜡光纸。
记 者:后来是怎么知道被采用了呢?
曾一冲:报纸上宣布国旗图案的时候,我父亲说:“怎么和我的图案差不多?”当时我父亲设计的国旗,大五角星里面有斧头和镰刀图案,差别也就只此一处。他既兴奋,又诧异。
1950年9月,父亲收到了政务院办公厅寄来的国庆观礼证。观礼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才寄来了信函,这个信函上明确提到,“曾联松先生,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业已采用”,并奖励我父亲五百万元,当时的一万块钱相当于现在的一块钱。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