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百病“得荼而解之”

张玉泉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远祖炎帝发现、发明“荼”的功能、功效就是解毒。古人用“荼”最初就是咀嚼“荼”树叶子,其作用就是防病治病。“荼”是茶字的古写,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作序编写《开元文字音义》,将“荼” 字改为“茶”字。从此“茶”字便完全取代了“荼”字。从咀嚼到煮食到煮饮再到泡饮,从药用到食用再到饮用,从传说到现实、从帝王到平民、从茶人到茶寿(108岁),中华文明五千年茶文化史就是炎黄子孙用茶养生健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史。

  中华药典,从《神农本草》到《本草纲目》,众多书籍都记载了茶叶的药用功效、功用,主要是生津止渴、清热解暑、安神益思、消食解腻、和胃止泻、利尿通便、明目洁齿、杀菌解毒等。

  现代科研证实,茶叶中抗“万病”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Y-氨基丁酸、茶多糖、茶皂素、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突变、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辐射、抗炎症的作用。特具利尿通便,促进吸收与代谢的功效,还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功能。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都有降血糖的特殊功用,对Ⅱ型糖尿病有独特的治疗作用。茶能为人体组织提供钾、锰、锌、氟等不可或缺的矿物质元素;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色素。而色素中的叶绿素能促进体内二恶英的排泄。

  糖尿病等现代生活方式病每日每时侵噬着越来越多的健康人群,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造成了越来越多人的痛苦。我曾经是遗传性Ⅱ型糖尿病患者,久病成医,久病行医。我用“吃、喝、拉、撒、睡、动、静”七字秘诀调理糖尿病,终于战胜病魔。到去年6月2日,我已四年未服任何降糖药物,血糖一直达标。结合调理糖尿病,对茶的兴趣越来越浓了。一边喝一边“研究”,一边考察,一边积累“经验”。我的成功实践证明茶水是最好的药。

  人生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大气、环境和水的污染;食品、药品不安全,细菌、病菌、毒素等不可预测、不可预防、不可抗拒的侵蚀和毒害。人排毒却只有三条途径即出汗、小便、大便。很多人忽视和淡漠排毒的途径,认为不值得一提,不值得重视,更不值得研究。我调理好糖尿病的过程中,重点研究了人排毒的途径,喝茶是排毒的最佳途径。喝茶的最高水准是出透汗、排尽便、解清尿。最好效果应该是拉屎不臭,撒尿不臊,汗腺全开,周身轻松。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掌握并运用喝茶的“八好”:好茶、好水、好茶具、好储藏、好茶经、好茶量、好功夫、好茶友。

  品茶是最大的养生,也就是我“七字秘诀”中的“静”。品茶特别是品功夫茶,可以减轻心理负担,缓解思想压力,转移竞争苦闷,放松压抑情绪。而品茶达到一定境界可以调动周身味觉、嗅觉、色觉,从而得到不可言传的高度精神享受。

  唐代大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中高度概括了这种精神享受:

  一碗喉吻水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唐代刘贞亮总结茶有“十德”,即“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得礼仁,以茶表敬德,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多数人喝茶目的是解渴或是为消食,因而只能叫喝茶。达到精神享受叫品茶。“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综上所述,品茶是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抗“万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