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汤先武

李马成

  图为汤先武正在制壶。
  汤先武作品“雅趣壶”。
  汤先武作品“清秋红叶”。
  汤先武代表作品“一粒珠”。

  汤先武又名汤宣武,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1976年出生于浙江汤氏,自幼受到西泠文化影响,对艺术有独特的认识。1995年高中毕业,被宜兴丁蜀的紫砂文化所吸引,来到这块神圣的紫砂艺术殿堂,拜于范泽锋老师门下学习紫砂工艺的创作。学习期间勤奋刻苦,废寝忘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紫砂的创作有了充分的掌握,结合对大自然的领悟,紫砂工艺日益俱进,作品力求完美,独具风范,屡次获奖,深受紫砂爱好者的好评。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文人王文柏对珠圆玉润的宜兴紫砂由衷的赞美!温润质朴的紫砂壶更是深得文化人的宠爱,历代文人雅士积极参与设计壶型和篆刻壶铭,使紫砂壶一跃成了高雅的、富有灵性的艺术品。作为文人和传统工艺的绝妙结合,她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哲学,进入了文房雅室、登上了艺术殿堂!

  紫砂不似玻璃般晶莹剔透,不似瓷器般光洁细腻,而是古雅扑拙,含而不露,暗含了中国文人的修身之道。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等为一体的紫砂艺术,体现中国文人的综合素质。历代文人爱紫砂,更爱将腹中文采、胸中意兴都寄于小小的紫砂壶中。紫砂壶被多情的中国文人誉为“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诗词、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

  得意佳作

  “一粒珠”这个名字由来已久,是古人留下来的壶名,清代惠孟臣、陈曼生等都做过这种壶,只不过各人风格不同,所以说一粒珠是一种传统款式,一粒珠看上去简单,想要做好也不容易,这种壶关键在于身桶,身桶一定要圆润饱满,如果所用泥料也是上品,那么经过一段时间使用把玩,使壶的表面形成一层包浆,摆在那里看上去就像一刻闪闪发光的宝珠,也许这可能就是古人为此种壶取名一粒珠的原因。

  所获荣誉

  2007年《龙之泉》首届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

  2007年《贵妃出浴》第三届宜兴陶艺专业新人新作展优秀奖

  2009年  被评为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

  2009年《紫韵》无锡文联新人新作迎春艺术展一等奖

  2009年《和运》第七届全国工艺品优秀作品评比银奖

  2009年《竹情》宜兴美术馆永久收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