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去救别人,也算是一种感恩”
晴隆矿难获救矿工加入救护队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努力训练,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救护队员,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新年来临之际,曾创造生命奇迹的三位河南籍矿工赵卫星、王矿委和王圈杰这样表达他们的新年愿望。

  2009年6月17日,贵州省晴隆县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6人被困,其中包括3名河南汝阳籍矿工赵卫星、王圈杰、王矿委。他们被困井下25天、坚持了604个小时,靠吃煤渣喝渗水维持生命,最终于7月12日成功获救,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2009年年底,三位矿工正式成为将他们救出的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旗下贵州永贵能源公司救护队的队员。实际上,获救后不久,三位矿工就已经签约到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只不过没有确定正式的工作岗位。在河南老家经过4个多月的休养后,他们到公司报到上班,摆在面前的有好几个工作岗位,但他们最终一致选择了危险性最大的永贵能源救护队。

  谈及这次选择,三人均表示,这个岗位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也最能回报社会各界的关爱。赵卫星说:“到救护队,对我们的意义更大一些,那时候毕竟是救护队把我们救上来的,我们来到这里学好业务后,去救别人,也算是一种感恩。”

  “如果没有国家,没有政府,没有救护队,我们三个是没有一点希望的,人总得有一颗感恩的心。”王矿委说。

  从矿难中死里逃生的人,一般会对再次下井留下心理阴影。对此,赵卫星淡淡地说:“刚出来的时候,确实有阴影,但时间长了,很快就过去了。而且,现在救护队的工作意义不一样,是救人的行业。”

  “发生矿难的时候,我们知道被困矿工在下面是什么心情,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如果能把他们救出来,我会感到非常自豪。”王矿委说。“有机会参加救援行动,我们会毫不犹豫。”王圈杰话少,但语气坚决。话虽如此,他们却都表示,真不希望再次发生矿难事故。“不需要我们行动,矿工们才是最安全的。”赵卫星说。

  目前,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必要的救援要领,能熟练使用各种技术装备,现场急救知识和急救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训练之余,三人喜欢打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的运动量太大了,我们还吃不消。”王矿委说。

(新华  李亚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