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旧迎新时,人们总要许愿,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可是就在这时候,各类事故也冒了出来,有的甚至让人哭笑不得——今天,我们列举了七起事故,从“探问”到“说法”,我们不光看到了事故本身的问题,还注意到,很多事故后面隐藏着或多或少的利益冲突、隐患排查不彻底、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弊病。而这些,正是要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所不可逾越的“鸿沟”。
两张皮
千万次检查,也检查不到我头上
时间:2009年12月28日15时40分
地点:广东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花苑”在建楼盘工地
事件:工地“钢铁巨人”“双臂”折断,带来6死1伤的悲剧。
突然窗外传来“哗啦哗啦”的巨大响声,走到窗边朝工地望去,眼前的景像让我大吃一惊:一幢在建楼盘旁一架高20余米的塔吊吊臂从支撑点两侧断裂,断裂处的钢架扭曲成麻花状,地上散落着塔吊的零部件。有四五名工人从塔吊顶上坠落,有一二十米高,不死也要重伤。那个情景太可怕了,我根本不敢仔细看尸体。
——正在事发工地旁边工业区的楼上验货的柯先生
探问:
塔吊为何断裂坍塌?有三种说法,一种说塔吊是伪劣产品,二是塔吊没有维护好,三为塔吊悬挂的物品太重,导致吊臂断裂,塔吊坍塌。
记者了解到,塔吊的钢结构件有报废标准,在使用时应严格执行起重机钢结构件报废标准。
此外,塔吊的使用人和使用单位必须有严格的维护和修理程序,才能做到安全使用。此次出事塔吊的吊臂从主体支架支撑点两侧断裂,显然吊臂断裂前,塔吊牵引吊臂的钢索最先断裂,是否塔吊使用单位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到位所致,尚有待调查。
说法:
1、7名死伤工人的档案中均没有查到上岗证,然而他们却多次上塔吊施工。
2、这些死伤的工人是由谁找来的?7名工人的工头黄利平把责任推到了事故中受伤的工人卢佳身上,称工人是由卢佳找来的。记者了解到,目前卢佳尚不能开口说话。责任人到底是谁要等卢佳开口说话后才能知晓。
3、工地的管理相当混乱,工程的项目经理甚至不知道出事时顶升塔吊的人是谁。
4、生产厂商认为,非专业人士在操作,而且塔吊只能提起2吨的重物,但是操作者却硬是提起了3吨重物,并在提升的过程中,操作者中途还突然按下了相当于“暂停”的开关,吊臂最后支撑不住导致了事故。
这个事故还发生在我市正在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以及针对前不久东莞发生的塔吊事故后而开展的百日大排查争创百日无事故活动的关键时期,这暴露出我们的建筑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监督不到位、检查不到位。
—— 深圳市住建局局长李荣强
耍赖皮
就赖在“老天爷”身上吧,他无法反驳的
时间:2010年1月3日14点20分,
地点:云南昆明新机场航站区A3标段
事件:东引桥中20多米长8米多高的一段发生垮塌,7人死亡,8人重伤,26人轻伤。
垮塌前桥梁正在浇灌,桥随着浇灌的节奏一直在振动。忽然,在垮塌声中,我们俩几乎同时从桥上掉下,站起来时,大桥已经解体了。
——死里逃生的打工夫妻张永贵、杨琴美。
探问:
像他这样的工人并没有签合同,工地除了对安全帽的要求严格,并没有告诉他们操作规程,来工地时,没有人对他们进行过培训。
——农民工周世朝
一些工人透露,引桥搭建过程中,一些妇女和没有经过培训的工人参与进来,原因是工程层层转包后,包工头为了获利而偷工减料,通过减少钢架的安装数量来“提高工作效率”,造成钢架“外强中干”。在承受成百上千吨的混凝土及振动机振动时,不牢固不稳定的钢架就会移动位置,那么整个钢架就会像多米诺骨牌那样,彻底垮塌。
说法:
事故原因分析不排除有天气原因,因为当时工地风大、灰大;当天上午浇筑混凝土时都很正常,浇筑了好多段都没有出事,而施工方案是经过有关专家论证过的,引桥垮塌并没有前兆。
——云南建工集团市政公司质量安全监督部部长黄志斌及总公司总工程师甘永辉
施工方的言论,就是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也没有问题,垮塌原因只能归咎于天气原因,因为当时风大、灰大,潜台词是大风刮倒了大桥。不过有媒体查阅资料发现,该工程号称可“抗8级地震”。
大胆瞒
除去利益二字,其它什么都不怕
时间:2010年1月4日11点45分
地点:河北武安普阳钢铁有限公司
事件:2号转炉煤气管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煤气泄漏,后经查实,真实死亡人数为21人,是企业上报的3倍。
最早看到报道说这次事故死亡是7人,我觉得普阳的领导良心完全丧失尽了。
那天我正在厂区干活,突然在对讲机里听说2号转炉出事了,我赶紧给正在那里施工的亲戚打电话,结果没人接。预感不妙的我马上冒着中毒的危险往现场跑,看到现场一片混乱。当时的救援设备太掉链子了,中毒急需氧气,厂区内用于急救的部分氧气瓶内却无氧,想用天车从锅炉里提升遇险者,遥控器却电量不足,还是我现场帮着换的电池。
——现场目击人、电工郑直(化名)
探问:
1、普阳钢铁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张富贵发现事故后,并没有按照规定向当地安监部门汇报,而是自行施救。“抢救过程很混乱,氧气瓶不够用”。
2、4日晚上8点左右,河北省安监局接到群众举报,武安市安监局派人前往现场核查事故真实性。直到晚上10点半左右,张富贵承认,普阳钢铁煤气泄漏造成“十多人煤气中毒”。
3、经查,事故系承建施工单位“南京三叶公用安装公司”施工中操作失误所致。负责人刘建林被警方控制,施工员史志敏1月8日在江苏常州溧阳被抓获。
4、张富贵被刑事拘留,安全部部长、南坪分厂安环科科长被监视居住。武安市安监局副局长、阳邑镇镇长、主管安全副镇长3人被免职。
说法:
事故发生后,普阳钢铁不愿意将事情闹大,家丑不可外扬。
——普阳钢铁的母公司新武安钢铁集团一位负责人
事发后,普阳钢铁专门组织人员防止媒体采访,称“只要发现记者,就立即转院”。
——武安市仁慈医院值班室一位王姓护士
(尤云)
乱弹琴
当人们悲愤难过时,看到的报道却说“反应迅速、措施有力”
时间:2010年1月5日
地点:湖南省湘潭市谭家山镇立胜煤矿
事件:发生井下电缆起火事故,最终核实为28人被困,目前该事故已造成25名矿工遇难,尚有3人下落不明。
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我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绝不会放弃。
—— 一位救援队员说。为了争取救援时间,队员们顾不上吃一口热饭,累了就靠冰冷的盒饭和矿泉水来补充体力。然而,救护车和百名医护人员,在现场待命了很长时间,却没有派上用场,因为并没有发现生还者。
探问:
在救援、问责、等待的同时,一段文字引发了争议。“王树鹤对事故的处理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市、县两级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反应非常迅速,工作措施非常有力。”这段文字来自“湘潭在线”发布的一篇稿件《国家煤监局副局长王树鹤肯定矿难救援工作有力》,记者1月7日在网上搜索到这篇稿件。
跟事故造成的重大伤亡相比,文中的这段话引起了读者和广大网友的关注和不满,毕竟矿难已经造成了25人遇难。有媒体称之为“最牛矿难新闻稿”,一些网友认为当地政府的事故处理小组不是对事故进行责任认定、寻找事故的原因,“而是一味地宣传成绩,让人愤慨和不能理解”。
事后,媒体报道称,鉴于此次报道引起的反应,负责采写这篇新闻稿的当地报道组张姓组长说解释了“工作措施非常有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说,“这些话确实是领导所说的,我们记录下来的。”但他在看了网民的评论后说:“这段文字放到这里感觉有些不妥。”
说法:
立胜煤矿矿难造成了人员、财产的惨重损失,教训非常深刻。事故暴露出了这个煤矿隐患排查不到位、管理不落实等问题。
——赶赴事故现场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王树鹤在肯定救援的同时还指出上述问题。
(李彩琴)
恼怒死
冲动是魔鬼,断送了生命。这样的代价,值不值?
时间:2009年12月28日20时15分
地点:天津静海火车站附近,京沪铁路170KM+750M处
事件:一辆和谐号动车与数名非法运营三轮车司机剐碰,4人死亡,5人受伤。
这些三轮车主是在非法推倒火车道护网,推倒保安人员后强行闯入火车线路“拦火车”的。
——当地公安、铁路部门
探问:
冲破火车道防护网的车主们许多都是静海本地农民,当地政府取缔机动非法运营三轮车市场,部分司机家中农田又被占,可能生路被阻才爆发了冲突。
——静海火车站附近三轮车车主
而据静海当地居民介绍,这种非法运营的三轮车在当地被称为“三马子”,有电动、燃油两种,平时就因为争道经常发生车祸,因此,从2009年7月起,静海县对非法运营的三轮车开展了集中整治。正是因为对静海县将取缔非法营运的电动和燃油三轮车的措施不满,因此一些三轮车主想出了拦火车的办法,以引起关注。
说法:
三轮车主们之所以选择在静海火车站附近拦车,主要是考虑到火车在车站附近速度通常不快。但是,不巧却遇到了从济南开往北京、在静海站并不停车的D38次动车组列车,于是被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剐碰酿成事故。
——当地公务员
三轮车主为了引起关注,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拦火车”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这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更是对列车和车上乘客的安全不负责任,一旦因此酿成列车脱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网易网友
要确保铁路安全畅通,要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妥善解决非法运营电动和燃油三轮车问题,为群众出行营造安全、便利的环境。
——天津市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国兴
睁眼瞎
红绿灯在路口最醒目的位置,但在有些人眼中,是透明的。
时间:2009年12月29日16时50分
地点:山东省济宁市开发区崇文大道与王黄路交叉口
事件:一牌号为豫N07595的客车与一牌号为鲁H25657(鲁HS667挂)的个体运输货车相撞,16人死亡,11人受伤。
客车在经过济宁崇文大道与黄王路交会处时,交通信号灯开始变换的一瞬间,客车司机为尽快通过这个路口便开始提速。同时,客车左侧路口的一辆挂车也以同样的方式快速通过路口。挂车的车头整个撞向了客车的左前部,两辆车的车速都非常快。
——受伤乘客赵先生
我从临沂乘这辆车回山东曹县老家,当时坐在最后一排座位的中间位置,忽然有一辆货车撞来,就失去了知觉。
——伤员王某
事故发生后,现场一片狼藉,由于两辆车是迎头相撞,大客车的前半部分已经完全变形裂开,货车的驾驶室也被挤扁,两位司机当场身亡。而由于客车左侧被撞击,车上大部分乘客在巨大的冲击力下从右侧车窗被甩出,附近的路面上也满是行李、衣物和破损的玻璃。
探问:
事故车辆运营手续齐全,其中大客车核定载客人数35人,并没有超载,而大货车事故发生时是空载。
——当地有关部门调查
那个出事故的路口离市区比较远,虽然有红绿灯,但是对有些司机来说根本就是“形同虚设”。
——人民网网友“啊啊啊”
说法:
客车和货车在交叉路口时未按照交通信号灯行驶是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暴露出部分地区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相关地方监管部门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等突出问题。
——国务院办公室1月5日通报
依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两公路的相交处,应该另建辅助的加(减)速车道,该路口可能没有建这一辅助公路结构(这应该是必建的),因此,如果不进行改造,依规定建加(减)速车道,以后必然会再次出现这类事故。
——人民网网友孙报勤
(李 晓)
马后炮
老百姓不需要“马后炮”,需要“马前卒”。
时间:2010年1月7日17时34分
地点:甘肃兰州市西固区的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
事件:303厂316罐区发生重大爆炸事故,确认6人罹难,1人重伤,5人轻伤。
在兰州的媒体,一听到西固有什么突发事件,都会毫不犹豫地扑过去。因为在那里,你永远不知道事情可能会有多大。
——在甘肃多年的新华社一资深记者
发生这样的事故,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市民来说,都是十分不幸的。作为企业,我们感到十分惭愧。
——兰州石化公司副总经理李家民
探问:
黄河水源会不会被污染?据统计,近年来兰州石化发生多起爆炸事故:2006年2月11日下午2时21分许,兰州石化一助剂厂2万吨/年顺酐装置在开工期间,常压凝水储罐发生闪爆,导致3人当场死亡;2006年5月29日5时32分,兰州石化正在停工检修的有机厂苯胺装置废酸单元突然发生爆炸,爆炸引发大火,造成4名外来粉刷工人遇难,11人受伤;2007年2月6日15时15分,兰州石化合成橡胶厂一车间发生闪爆并着火,事故造成6人受伤……每次事件之后,兰州石化总会在通报上加上一句“没有对黄河水源造成污染”。
说法:
“幸亏事发当晚刮了一场风!”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明泉教授
此次爆炸事故后,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当晚即通过当地移动通信运营商向兰州市民发出100万条关于此次事故基本情况的短信,消除群众对水质、空气污染的担心。据张明泉教授介绍,发生爆炸的兰州石化地处兰州城区的西部,对于这个常年刮东、北风的城市来讲,处于下风向,当晚的这场风,使得兰州的东城区没有受到影响。
温情的道歉能让人感受到温暖,但公众需要的却不仅仅是道歉,更企盼的是尽快查明事故的真相。第一次向公众道歉的时候,那是一声惊雷,但是总道歉,最后终会变成一声叹息。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