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1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福建建瓯果农接受省农科院教授“传艺”


  “新年一过,我就忙开今冬的大修剪了。不过,今天我采用的可是一种高科技修剪法……”元月7日,在建瓯市玉山镇长布村福建省建瓯惠津翠冠梨示范基地,种植大户刘兴富一边招呼笔者,一边对新掌握的修剪方法赞叹不已。

  原来,刘兴富种植的近300亩翠冠梨,于去年被省农科院确定为省级翠冠梨科研示范基地。新年伊始,该院教授黄新忠赶往玉山镇,对该市50多名翠冠梨种植果农进行冬季修剪和病虫害有效防治的培训、指导。

  刘兴富喜悦相告,黄新忠传授给果农两种修剪新招:一种叫“水平棚架”修剪法,就是把果树高度控制在2-3米高,树形如伞状向四周斜出;一种是预留弱枝修剪法,就是预留下即将剪掉的上长枝旁边的弱枝,让这弱枝成为明春新的结果枝条。老刘说,黄教授的这两种全新的修剪方法,对于盛产时期的翠冠梨树,既保证了树体的充足养分,又可以大大增加其产果量。

  该市农技推广中心经作站站长詹小敏介绍,目前,建瓯翠冠梨种植面积已达4300多亩,多分布在中、高海拔的乡镇。获悉省农科院专家前来授课、指导,他们提前通知各乡镇翠冠梨种植大户前往现场“取经”。听完黄教授几个小时的理论课和现场修剪指导、果树管理后,来自川石溪口村的农技员徐祥春感慨万千,他说,种翠冠梨五六年了,以前更多的是靠自己慢慢琢磨着如何种植、管理。如今,有了专家的指导,才深知:冬季剪枝是种果很重要的环节。冬季树叶落光,枝条裸露,剪去病枝、徒长枝、枯枝、长枝、上长枝等,减少养分分摊,给长果的横斜强短枝腾出更多的空间,吸收更多的阳光和养分,使来年的果实长得更大结得更多。 (林秀英  林木明)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