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不变”中求“大变”


  (上接A1版)

  湖南省银华棉麻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跃钢给记者介绍:“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变,带来的是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的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带给农民的是收入的增长。”他举了一个例子:新合作服务让2009年的棉花单产增加、成本下降,2009年全省棉农亩均收入可达1050元,比上年的490元增加560元,增幅达114.2%,使棉花成为2009年农产品中价格涨幅最高的产品。

  第一步活了,后面每一步就都活了。一片片茶叶,成就了茶农、企业双赢的大产业。

  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是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直属重点单位,是一家集茶叶科研、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于一体、内外贸并举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过去,她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提篮”买卖的小企业。2004年,省供销合作总社支持茶叶公司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公司实行整体改制,围绕茶叶产业这根主线,高举供销社“为三农服务”的大旗,大力打造品牌和不断创新发展战略。

  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建设茶叶基地、控(参)股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长期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积极组织茶叶生产基地申请有机茶国际认证,并对茶农进行培训,组织基地茶农进行标准化生产。目前,该公司已在全省建立了66个茶叶基地,18家控参股企业,99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基地总面积达48.6万亩,联结15.5万户茶农。同时,公司通过包销、返利等方式,高度保证茶农的种茶收益。公司每年加工销售的茶叶95%是来自基地的产品,2008年,公司直接带动15.2万户茶农户均增收4000元,辐射带动湖南数百万茶农脱贫致富。

  第一步活了,就激活了后面的每一步。目前,湖南省茶业公司已在全省乃至全国创下了五个行业第一:经营茶叶4万吨,占湖南省茶叶商品总量的70%,商品数量全国第一;茶叶出口居全省第一;出口欧盟市场茶叶量排名全国第一;经营边销茶2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一半,排全国第一;出口有机茶总量居全国第一位。

  成功的喜悦激起了创新发展战略的决心,近几年来,茶业公司先后整合了君山银针、古丈毛尖、沅陵碣滩、安化白沙溪、湘益茯茶等各地优秀的茶叶品牌资源,通过综合利用和品牌运作,重点打造“君山”、“湘益”、“白沙溪”黑茶三大茶叶品牌,这些品牌茶叶的原料95%来自公司纯天然、生态、有机茶园,有了品质做保证,品牌茶叶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品牌效应显著增强,目前,“君山”品牌已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随着“君山”、“湘益”、“白沙溪”品牌效应的增强,该公司加快了市场开拓步伐。目前,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世界茶叶营销网络。在国际市场,已与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家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建立了6个国外办事处。自2000年公司获得进出口权以来,出口保持快速发展。2008年,实现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国内市场,公司在全国以湖南为核心辐射北京、上海、深圳、浙江、四川、内蒙等近30个大中城市,以专卖店、加盟连锁店、超市柜台、直销、团购、总经销等方式构建营销渠道,在全国建立了77家示范专卖店、377家连锁专卖店、8000多个经销网点。

  片片小茶叶,成就大产业。湖南省茶业公司庞大的销售网络,是基地茶农销售茶叶的坚强后盾。茶农在公司的带动下,收入稳步增加。2008年,公司直接带动15.5万户基地茶农户均增收4000元,解决了将近2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2009年,确保15.5万基地茶农收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

  在“不变”中求创新

  在创新中求“大变”

  湖南省食用菌公司是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参控股的、唯一集食用菌科学研究、加工销售和行业管理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开始,在长沙县春华镇建设高标准珍稀菌生产基地,现日产杏鲍菇4吨,年产值2500万元。记者了解到,香菇种植成本高,种一亩香菇,菌种、大棚的投入就需2万元。对于一家一户的菇农,高成本就是“高门槛”。食用菌公司多方探索产业发展模式,与菇农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公司在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总体原则下,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采取“大户带小户,户入社,社入会”的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同样是‘公司+基地’,关键就在怎么加?”公司负责人介绍,实行两次分配,即产品销售收入,按三七开进行第一次分配,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70%归社员所有,第二次分配30%,将本社所有成本费用、公积金、公益金等除外的盈利在全体社员中按股分红。

  目前,依托公司领办的春华珍稀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有种植户575户,产业化标准基地12个,优良品种12个,珍稀食用菌种植520亩,产值2253.5万元,增收1298.2万元,户均增收22578元,形成规模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春华”牌食用菌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远销北京、上海等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

  如果说,服务三农,实现农业产业化是源于农的情结,始于民的期盼,那么,立足发展,走科技创新之路,更是供销人助农致富的一条捷径。在湖南省食用菌公司的科技示范园内,一批批技术人员常年驻守在这里,用全部的精力倾注在这片土壤中。2008年,该公司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4项(“秸秆菌业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珍稀食用菌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农村人工食用菌规模化种植技术研究及示范”、“食用菌物流与保鲜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引进和推广国内外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6项,验收鉴定成果2项。2009年4月“湘杏98”工厂化生产技术已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科技部门建议向全国推广转化……

  老供销推出了新改革,新改革带来发展的新希望。如今,在农业大省的湖南,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大旗正飘扬在三湘四水。无论是白云深处还是边陲小镇,有人家的地方就有供销人的身影在忙碌,以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的“新网工程”遍布湖南全省乡镇,供销合作社在扩大农村内需的作用已举足轻重,所占市场份额每年成几何数增长。面对供销社的新辉煌,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基层调研时满怀深情地说:“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农村;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和难点在农民。供销社系统,在‘三农’工作中地位重要,作用明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