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视察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时指出:
江西农信社是地方最大的“民生”银行

傅康生 陈过房

  “江西农信社已成为地方最大的‘民生’银行,我们应该给农信社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这是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视察江西农信社时对其取得显著成绩的赞扬和肯定。

  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民生”工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日前,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带领省委省政府领导莅临江西省联社视察指导。

  江西是全国八个首批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省之一。2004年5月以来,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全力打造“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银行、立足社区的零售银行、农民喜欢的乡村银行”三大品牌,经过矢志不渝的探索,闯出了一条创造性的发展之路,江西省联社当之无愧成为全国农信社改革创新的先锋队,它独特的发展模式也被称为“江西模式”。近几年,该省信合系统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的荣誉达1300多项,其中省联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省企业“四好”班子、省级文明单位、党的工作特别优秀奖、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

  江西省农信社在改革创新的诸多方面既是起跑者,也是领跑者,引领了全国农信社的改革与发展,在全国农信社系统中率先高效地实施了一揽子极具生命活力的措施。

  在全国率先提出颇具江西特色的系列改革举措以及独道的经营理念、准确的市场战略定位、优质服务宗旨和活跃的企业文化。

  在全国率先试点并推广提升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五年累放400多亿元,解决了300多万农民贷款难题。婺源小额农贷产品是全国农信社系统唯一通过国际 ISO900认证的信贷产品。这项信贷产品因它的高质量、高信誉和良好的国际声誉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应用。

  在全国率先实施林权抵押贷款,现已累计发放林权贷款36亿元,这项信贷产品的投放受到了全省林农的青睐和热捧。

  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广“信贷共同体贷款”模式,有效解决产业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贷款抵质押难题。

  在全国率先创新并全面推行了500多项业务操作和管理流程。

  在全国率先启动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累放47.28亿元,支持带动了52万名下岗职工再就业。

  在全国率先建成全省数据大集中的信息网络,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信息系统和以价值创造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等35个信息化应用项目,联通全国银行间现代支付系统、“农信银”全国通存通兑系统等现代化结算手段,农信社的百福卡、ATM机和转账电话已深入农村社区,“汇通天下”的清算体系基本形成,使广大农民享受到了与城市同等便利优质的现代金融服务。

  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信贷管理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建立并推行统一的服务行为、VI形象、职场管理、安全防范等标准化体系,大力开展精品网点建设,先后建立制度、规范和标准600多项,有效提升正规化银行机构建设形象。

  在全国率先实施员工岗位资质认证制度,不断加强员工教育培训,五年累计培训员工30多万人次,全面提升了员工素质。招聘大学生达5000名,大专以上员工比例提高了40%,员工结构明显优化。

  在全国农信系统率先建立了银行博物馆,向社会各界全面系统地介绍货币、银行的发展历程,银行的产品服务,银行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等银行方面的知识。

  在企业文化展厅,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肖四如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汇报了五年来农信社取得的可喜成绩。五年来,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从420亿元上升到1470亿元,增长了2.3倍;各项贷款余额从300亿上升到1030多亿,增长了2.4倍。经营规模从五年前全省金融机构的第四位,跻身为第一位。涉农贷款比占70%,中小企业贷款比占16%,下岗职工再就业占比80%,返乡农民工创业、贫困生上学、新农村住房、青年创业、农村双带致富、文明信用户等贷款需求都得到了农信社的支持。 

  该省省委书记苏荣感触颇深地说:“农信社改革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尤其是在解决农民、中小企业贷款难上下足了功夫,成绩显著,对下岗职工再就业难题也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扎扎实实做了一个系统的‘民生’工程,可以说是地方最大的‘民生'银行”。

  对下一步发展目标,肖四如理事长成竹在胸:“我们确定了到2014年的改革发展目标: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500亿元,各项贷款达到3000亿元,大力创新推广金融产品和服务,打造江西金融航母,为‘三农’、中小企业等各类城乡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金融服务,成为加快江西崛起的坚强后盾和中流砥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