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一名基层安全员聊天,他的一段话我觉得很有意思。他说他在日常工作中就是愿意接触那些性格张扬、爱发牢骚的职工。乍一听觉得奇怪,仔细想想觉得有道理。这位安全员可以这么想,对他的工作有益无害。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安全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需要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需要各个岗位都尽职尽责,需要各方的协同配合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位,做扎实。如果光靠安全员,即使动再多的脑子,花再多的心思,想再多的点子,用再多的力气,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尽善尽美,工作中的缺陷、盲点及疏漏肯定还会存在,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肯定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牢骚是一剂“预防针”,是一颗“清醒丸”,是一张“提示牌”,可以警醒和鞭策安全员及时查遗补漏,完善措施,改进工作,减少和避免失误。
安全员应该主动吸收牢骚中的积极因素。曾经一家企业在召开班组安全例会时有人提出,某些所谓的“先进”在交接班时从来不交接隐患和问题,好像自己的岗位工作就是比别人过硬。后来,安全员经过沟通,得知这个现象就发生在班组的一名“老先进”身上。经过解决,“老先进”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发牢骚的职工也没了怨气,问题顺利解决。
其实,职工在安全工作中发牢骚,而且能够当着安全员的面把牢骚发出来,说明他们关注企业安全生产,关心企业发展,关心每一位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危,对安全员是信任的,对安全工作是热情的,对企业安全工作不到位的地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是没有采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是以牢骚的形式表明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想法,亮明自己的态度和认识。虽然发牢骚这种方式不太好,但也反映出他们能够看到问题所在,是有思想、有见识、有思考的,对安全管理工作是内行。如果他们对企业丧失了信任,对安全工作失去了信心,就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论安全工作做得好还是坏,都不会有牢骚和怨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