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1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新一代”精神看到新希望


  讲述人: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党委书记、理事长  宋文瑄

  感悟:

  “新一代精神”为山东农信社的长远发展积淀了更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山东农信社在未来的改革发展征途上谱写新的辉煌篇章的希望之源。

  2009年,是让宋文瑄这个山东农信改革发展的领军人备感欣慰的一年。尽管山东农信改革在2009年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改革成绩:存款突破5000亿;三家农商行相继成立,产权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基层机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但让宋文瑄和他领导的山东信合队伍最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另一个更大的成就——一个被称为“新一代”的“概念”。

  2009年9月13日,覆盖山东全省17个地市、132家县级法人机构、5219个营业网点的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顺利实现了整体上线,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由此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引进国外先进核心业务系统的农村金融机构。

  从“新一代”概念到“新一代”精神

  在宋文瑄看来,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的全面上线,固然是山东农信社信息科技发展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然而更值得欣慰和铭记的是,在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模拟演练、上线运行整个过程中山东信合人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扎实苦干、勇创一流的精神。

  宋文瑄把这种精神总结为山东信合人的“新一代精神”。在他看来,如果说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为山东农信社未来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科技基础,那么山东信合人的这种“新一代精神”则为山东农信社的长远发展积淀了更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山东农信社在未来的改革发展征途上谱写新的辉煌篇章的希望之源。

  新精神  新希望

  回顾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宋文瑄感概颇深:“从2007年9月新一代项目正式启动,到最终顺利完成在全省农信社的全面上线。回顾这两年来的项目建设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风险高的情况下,能够取得项目建设的全面胜利,确实来之不易。这既是省联社党委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全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上下齐心、通力合作的结果,更是所有参加项目建设的广大干部员工无私奉献、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 

  而由300多名业务技术骨干组成的新一代项目开发团队,更是让宋文瑄和山东省联社管理层感到自豪和感动:“新一代项目组是一个对农信事业充满热情、对工作高度负责的团队。这个年轻的团队里,既有在信合事业这条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兵,也有刚刚从大学校门步入农信社改革发展事业的新人。然而,无论是老兵还是新人,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们都‘舍小家、顾大家’,以高昂的工作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顽强的工作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确保系统的成功上线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们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山东农信事业的发展融为一体,在推进山东农信信息科技发展的宏伟事业中,使得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充分展现了‘改革创新、团结实干、廉洁高效、争创一流’的农信精神。”

  宋文瑄说,山东省联社将在2010年社员代表大会上,对新一代项目建设团队再次作出表彰决定,号召全省信合员工学习新一代项目团队扎实苦干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继续用“新一代精神”引领改革发展,增强创建一流金融机构的信心,从而进一步推动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乃至改革发展事业取得更大的成果。

  新系统,新的起点;新精神,新的希望。“要让山东省的农民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先进的金融科技带来的优质服务。”这是宋文瑄在新一代银行系统建设项目启动大会上,代表全体山东信合人对于山东农民的庄严承诺;“建设一流金融机构”,这是山东农信社着力追求的改革发展目标。有了这种宝贵的新一代精神,我们相信无论是对农民承诺的兑现,还是山东农信自身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都将不再遥远。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