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随着最后一架ZQY2600/07/18型掩护式液压支架顺利安装到川煤达竹金刚煤矿W1119工作面,W1119工作面的综采安装工作宣告结束。来不及庆祝也没有庆祝,因为,这里的薄煤层大倾角机械化道路才刚刚开始。
前期:摩拳擦掌 全体动员
接下来的几天,该矿从矿长到工程师都各就各位。采煤三队队长温中才、党支部书记王刚尤其不敢怠慢,矿上上下下对该队的薄煤层大倾角机械化如此重视,让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当然同时也有兴奋和紧张,兴奋的是机械化就要实现了,长期困扰他们的安全问题也有了保障,还能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紧张的是因为他们虽说已经通过各种外出考察学习、机械化知识培训等途径对薄煤层大倾角机械化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现在薄煤层大倾角机械化的现实就活生生的摆在了他们的面前,对他们来说,工作思路、技术措施都要做出不同于以前的重大调整,工人们是否适应也还需要实践。经队委会一班人仔细研究,做出了确保W1119工作面顺利投产的几项措施:一是每班派两名队干对该采面进行定点跟班,与工人同进同出;二是规定每名队干必须限期掌握薄煤层大倾角机械化的相关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摸索适应薄煤层大倾角机械化的措施和方法;三是搞好基层班长、工人们的培训工作,为以后的机械化不断储备人才。
中期:众志成城 战胜困难
但是,事实不是想的那么简单:11月1日,电机烧了;11月2日,开关烧了;11月3日,割煤机摇臂也出了问题……这些情况让一直信心满满的人们傻了眼。于是金刚煤矿生产技术方面的行家里手、生产科科长王友军来了;对机电知识了如指掌的机运科科长李俊峰拿着几张机器设备图纸也赶到了现场; 全国煤炭系统劳动模范,原达竹公司首个综采队采煤二队的带头人,现调度室副主任荣涛风急火燎地赶来了;“佐小云工作室”的一帮技术骨干也迅速就位……
电机的问题让大家很是头疼,大家试来试去想了很多办法,但它仍然运转不起来,最后机运科长李俊峰心一横,说:“干脆给它来个全面体检”,于是,一帮机电人才把偌大的电机拆了个七零八落,最后终于把问题找了出来。重新装好后,李俊峰擦着汗水,对一旁的采煤三队副队长刘仕平强调:“一定要随时检查乳化泵的使用情况,乳化油绝对不要进杂质,要不然电机就要出问题。”
开关的问题对于已拥有十几个小改小革成果的机电队副队长佐小云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只见他拿着个电压表,用探针到处鼓捣,别人看不懂,他却没费多大功夫就看出了名堂,原来是由于安装的时候疏忽造成了开关的错位,工人们又都不是很熟悉,因而造成了开关被烧,佐小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备用开关,将烧坏的开关换了下来,开关的问题迎刃而解,他还不放心,又逐个对支架的开关进行了检查,这才坐下来给一旁的采煤三队职工讲解操作要领。
生产科长王友军对着割煤机摇臂端详了好半天,一旁的荣涛给他当起了司机,一会上一会下,来来回回尝试了很多次,发现原来是摇臂的压力上不去,造成摇臂不能正常升降,他们把割煤机冷却水输水管卸了下来,发现原本是冷水的冷却水早已发烫,“肯定是输水管被堵住了”,王科长说,他要一旁的工人把输水管接口进行重新冲洗,重新装好的输水管刚刚接上,冷却水就猛然射了出来,射了一旁的工人一头一脸,禁不住打寒战,王友军终于松了口气,喊道:“这下好了!”割煤机摇臂果然就像人的胳膊一样灵活,要它上就上,要它下就下,蹲在地上的荣涛耐心地给割煤机司机讲解:“操作机器一定要细心,要摸索出它的习性,慢慢就会好的。”
后期:成果明显 信心更足
11月4日,经过3天的困难和挫折,金刚煤矿W1119工作面终于试运行成功,矿长邓寿明长舒一口气:“我说过,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现在,金刚煤矿W1119工作面每天能割八刀煤,产煤约800吨,虽然还没有发挥它的最大威力,但即使是这样的成绩,也让一直从事落后炮采方式的工人喜出望外,相信随着对薄煤层大倾角机械化的不断摸索,不断熟悉,薄煤层大倾角机械化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预计每日产煤将达到1200余吨。为了让机器少出问题,也为了让工人们尽早摸熟设备的习性,矿上决定W1119工作面实行下行单向割煤,上行只收浮煤,看得出来,金刚煤矿上上下下对薄煤层大倾角机械化充满了决心和耐心。
也许,以后的日子,薄煤层大倾角机械化在运行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坚信:“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金刚煤矿机械化的道路在这些安全卫士的护航下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张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