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1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关于打造黄冈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思考

□ 程建明

  如何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湖北省黄冈是个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不谓不丰富,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一样不缺。目前也有茶叶、板栗、中药材、蔬菜、水产、蚕桑、奶牛、速生丰产林等8大特色板块基地,面积达700多万亩;有464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市级以上龙头加工企业;有54个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企业、8个绿色产品、18个有机食品认证企业、29个产品;有1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有品牌的没批量,有批量的没品牌,货贱伤农。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创出品牌,形成主导产业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笔者建议:一要作好规划,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既要有大农业发展规划,还要分区域、分品种作详细规划。应坚持种植业抓板块,养殖业抓小区,水产业抓片带。可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把已有优质农产品做大做强,如英山云雾茶、蚕丝;罗田板栗、茯苓、日本甜柿;黄州萝卜;红安花生、红薯;蕲春珍米、中药材;武穴广济佛手山药;团风荸荠等。第二步,把目前已现雏形的黄州豆腐,团风的苦荆菜,浠水巴河莲藕、禽蛋、小龙虾,蕲春土豆,武穴的板鸭,黄梅的荷叶茶、青虾、米排粉,麻城的菊花、山野菜等进行重点开发,培育成品牌。第三步,推进同业同一品牌强强联合。规划一旦通过专家论证,就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见成效不放手。二要制定优惠政策,放活农科人员,让他们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带头种“试验田”,办“示范园”。三要建设优质农产品栽培系统,实行农产品认证制度,做好优质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工作,还要健全优质农产品动植物防检疫制度。同时,实行优质农产品包装化、卫生化、配送化、均衡化。只要按科学组织生产,做到“菜采田头,瓜采地头,果采山头,货采源头”,不愁黄冈农产品出不了名牌。

  如何实现“农超对接”?

  “农超对接”,是2007年初由国家商务部提出、得到国家农业部支持的一种新型的超市采购农产品的模式。但黄冈除中商、黄商、武商、中百仓储、七一等几家超市外,优质农产品超市几乎没有,就是现有的超市,销黄冈农产品的也少。为此,笔者建议:一是涉农部门和商家应到农村自建基地或与基地签约,或共建合作社,集中采购并销售。二是要关注城市农产品终端销售方式的变化。事实证明,人均GDP越高,进超市购物的人就越多,而目前,“商品大旅游,价格滚雪球”。价高了无人问津,价低了,无利可图。不久的将来,超市将替代贸易市场成为主渠道。因此,要以超市、制造商、团体、分销商供货和出口为市场,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其多销当地优质农产品。三是应由市、县两级政府牵头,各涉农单位协助,每年应主办一次有影响、有规模、有带动力、有辐射效应的黄冈优质农产品展销会,让其成为组织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农民增收致富的平台和载体。同时,还要发展物流业,让优质农产品早晨在农民的园里,上午在市民的篮里,中午就在市民的盘子里。要通过招商引资,建好农产品物流园。园内要重点建好优质农产品交易区、电子商务交易区、农产品加工区、物流配送区、配套服务区和农资交易区等六大功能区。

  (作者系湖北省黄冈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